在東京出版社勇往直衝埋首工作的我,來到台灣最吃驚的是,大家真的「不會勉強自己」。

就拿上班時間來說,會準時打卡的人是稀有動物,遲到個5分鐘、10分鐘是家常便飯。大家進公司後也不會覺得不好意思,接著從塑膠袋拿出看似在上班途中外帶的早點,然後開始享用早餐。

「咦?不是已經遲到了,還要吃早餐?如果路上不買早餐,應該就不會遲到了吧?」

不過會這麼想的好像只有我。

另外,在這當中還有一類強者,他們會先進公司打卡後,再悠閒的去超商買早餐和咖啡(這種情形在台灣似乎也很稀鬆平常)。

雖然每間公司的制度不一樣,不過我當時上班的公司,午休時間是1個小時半。吃完午餐之後,辦公室會關燈(冷氣仍然開著),接著同事們就趴在桌上睡覺。大家也都常備有趴睡枕和小毯子,以營造一個舒適的午睡環境。

我負責的客戶裡有很多日本企業,因此午休時間也經常需要開會或接電話。為了不打擾同事們休息,我通常都很小心注意。

比如說,若有客人來訪,我就會悄悄的請他們去會議室;要是必須講電話或開視訊會議,我也會移動到會議室裡,輕聲地與對方交談。

幼兒園持續到高中的午睡時間

台灣從幼兒園到高中為止,學生的作息時間裡一直都有安排午睡,於是午睡自然也就成為大家的習慣了。

而且台灣18歲以上的男性必須服兵役,在服役期間,這種習慣似乎又更被強化。我先生也是不睡午覺不行的人,如果他中午吃過飯後沒有午睡,腦筋就會轉不過來。

那麼有了這午睡習慣,大家是否會在上班時間像被附身一樣的,珍惜一分一秒努力工作呢?其實不一定。

當然,以最佳效率工作的仍大有人在,然而,上班時間使用通訊軟體聊天、掛在網路上看新聞和臉書的人還是不少。同事之間也常揪團買點心以及魚類生鮮等食品,或者互相詢問「有沒有人要喝珍珠奶茶~」叫飲料外送等。

典型的日本人大都有工作狂傾向,我可能也是其中之一,因此像我這種人就會覺得:「進度已經落後了,可是大家又不加班,這樣工作能如期完成嗎?」

然而,台灣的經濟還是運作的相當順暢。因此我最近開始有一種想法:「若有一家企業的運作,前提是得靠員工經常加班,或是繃緊神經逞強工作的話,那麼或許這個事業體的設計,本身就已經有錯誤。」

*本文摘自《那年,我帶著孩子回到台灣:日本媽媽的台灣在地生活雜記

書籍簡介

《那年,我帶著孩子回到台灣:日本媽媽的台灣在地生活雜記》

作者:近藤弥生子
譯者:丁于文
出版社:大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08/01

作者簡介

近藤弥生子

居住在臺灣的編輯、紀實文學作家。1980年出生於福岡,在茨城長大。曾在東京的出版社從事雜誌和網路編輯後,2011年移居臺灣。在經歷了結婚、生孩子之後,曾一度回到日本,但後來以離婚收場。

「臺灣是一個相對適合作為單親媽媽生活的地方。」於是帶著2歲的長子再次移居臺灣。在本地的企業工作了約6年、再婚並生下次子。創立草月藤編集有限公司,以日文和繁體中文製作内容,目前在《&Premium》、《Pen》等雜誌上連載臺灣相關內容,從世俗的角度撰寫和採訪臺灣。入門「臺灣歐巴醬」後,讚不絕口持續修行中。

著有《想法才是主角:轟動日本的「天才數位大臣」唐鳳,打破框架的30種破繭思考/尖端出版》、《唐鳳母親的手記「成長戰爭」:與自己,也與世界和好》(原書名「オードリー・タン母の手記『成長戦争』自分、そして世界との和解」/日本KADOKAWA出版)、《唐鳳口述,近藤弥生子主筆,我們來談無人見過的「未來」》(原書名「まだ誰も見たことのない『未来』の話をしよう」/日本Softbank Creative出版)。

同時身為兩個孩子的母親,經營部落格「心跳臺灣」(yaephone.com)以及Podcast節目「聴く《心跳臺灣》」(voicy.jp/channel/2779)。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