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日媒「Pinzuba News」報導,1990年代中期至2010年代初期出生的「Z世代」,近來在職場上正面臨5大危機,導致他們在歐美裁員潮中首當其衝,甚至遭揶揄為是「最糟糕的世代」。專門研究年輕世代文化趨勢的戶田蒼指出,日本也可能隨歐美之後,出現相同的趨勢。

報導中歸納出以下5點原因,造成年輕一代的工作者容易被公司裁員:

1.工作機會減少

AI與機器人自動化取代許多原本由新進員工負責的基本工作,如SNS管理、資料蒐集與行政作業,這些工作如今多交由外包或自由工作者處理,使得企業認為培養年輕人不具成本效益,優先裁掉缺乏即戰力的Z世代。

2.金融環境惡化

疫情期間的寬鬆貨幣政策促使企業大舉招聘年輕人,但隨著利率急升、投資人要求「增加現金存量」,企業開始大幅刪減開支,當初一次大量招募的Z世代因此成為裁員目標。

3.遠距工作影響

遠距辦公讓績效評估更數據化,卻降低了人際關係與職場歸屬感。疫情後回到辦公室,不少年輕人因缺乏人脈與主管的協助被邊緣化,更容易成為裁員目標。

4.價值觀落差

Z世代重視自我實現、心理健康與工作生活平衡,傾向質疑指令、偏好即時通訊而非電話、拒絕過度加班。雖然這些觀念逐漸成為主流,但與傳統企業文化仍有摩擦。

5.刻板印象影響

部分人資主管認為Z世代缺乏動力與專業、溝通能力不足、自我意識強且容易受傷,因而被視為「難帶」與「不耐久戰」的員工,導致裁員決策中對他們更不利。

專家指出,企業必須正視傳統培育模式已不合時宜,而Z世代也需要擴大自己的視野,找出兼顧個人價值與團隊需求的工作方式,才能打造出嶄新的工作模式。

※本文由《聯合新聞網》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北韓狂推多胎新聞催生!五胞胎名字藏玄機 三胎家庭送新房、縮工時
與他人共處成負擔…日本青年旅館不敵時代浪潮 住宿人次暴跌9成
買房壓力大!砸重金赴日相親人數增 韓男:日女要求沒那麼高
日將調高最低時薪…首見地方漲幅超越都市 老闆高喊吃不消

責任編輯:倪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