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長張瑋與學姊陳芳,畢業後在同一間管顧公司任職。5年過去了,他們走出2條截然不同的職涯路線。
張瑋選擇留在原公司穩定發展,一路晉升到資深顧問。他的優勢是熟悉組織文化,並與公司執行長相處融洽,是主管口中的「績優員工」。但5年下來,薪水僅調升了2次,總幅度不到25%,雖然生活安穩,卻也常覺得「好像卡住了」。
陳芳則在3年後跳去同業的外商顧問公司,她不怕變動,勇於跨領域嘗試,工作5年內跳槽3次,每次薪資提高20到30%。如今收入翻倍,視野也更寬廣,也開始接觸跨國專案。
某次聚餐,張瑋問她:「這麼頻繁換工作,不怕被貼上不穩定的標籤嗎?」
陳芳回答得直接:「與其等老闆幫我調薪,不如去找更賞識我的地方,跳槽才是升職最快的方式。」
想加薪,你會等待升遷還是直接跳槽?
從他們的對話,可以看出2種截然不同的職涯選擇,一種是「穩定派」,一種是「跳槽派」。
在傳統觀念中,「一份工作做得久,就是忠誠、有價值的象徵」。然而,在快速變動的市場環境中,這個邏輯已經失效。企業組織越來越扁平、內部升遷機會有限、加薪幅度固定,很多人即使在同一家公司做5到10年,薪水還是不會有明顯提升。
相較之下,有策略的跳槽者,更容易在短期內突破薪資瓶頸。根據英國求職網站指出,外部跳槽加薪通常有10~20%,有時可達30%;內部升遷加薪僅有5~10%,非升遷的調薪更低,僅有2~5%。
跳槽不只是為了更多錢,更能獲得快速成長的機會
除了薪資之外,跳槽還能帶來許多價值。舉例來說,每一次轉職,都是一次學習機會。跳槽者常常需要快速適應新制度、接觸不同部門與產業,這會強迫人去思考、學習、調整,成長速度遠大於原地踏步。
穩定不是壞事,但當一個人太過安逸時,往往也就失去成長的動力。跳槽者因為經常面對新挑戰,會更積極的經營自己,例如學習新技能、培養跨領域能力、維護個人品牌。此外,他們在規劃未來路徑、觀察產業趨勢時,也更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環境與舞台。
相較之下,選擇忠誠的職涯路線,表面上穩定,實際上卻是在慢性消耗、讓職涯陷入停滯。而且,當市場正在快速演進時,如果公司沒有改變工作模式,你很可能也會跟著錯失轉型與進步的關鍵時機。
說到底,在現在這個不信奉終身雇用的時代,工作不再是「找到一間好公司就待著」,而是要「打造自己的職涯品牌」。
跳槽,不是對公司不忠,而是對自己負責。若跳槽時有帶著明確目標,你就是在進行一次策略性的進化。這樣的職涯決策,能讓你更快達到收入目標、建立跨領域人脈,並且主動掌握人生方向,而非被動的等待機會。
真正該問的是:現在的工作,還值得你待2年嗎?
最後,我想鼓勵大家,即使擁有穩定的工作,也不要忽略其他機會。選擇忠誠,可以為你帶來安定感,但若缺乏外部刺激,會讓你停止成長而不自知。
我們要問自己的,不是「要不要換工作」,而是我現在待的地方,還值得我繼續投入2年嗎?
若答案是否,或沒有明確目標,那麼,也許正是時候重新出發了。
在現代職場,不換公司可能永遠等不到加薪,但你勇敢跳出舒適圈時,就有機會打開通往財富和成長的開關。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