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位身為領導者的學員,對我提起一個困擾。他說,公司有一位工作認真的同仁,因為身上總是有一股異味,讓其他同事不堪其擾。

其實,身上長期有異味的人,經常不是故意不處理,而是因為嗅覺疲勞,自己也聞不到味道。

然而,當察覺別人身上有異味,大家通常不好意思明說,只是在背後議論。那位有異味的同事,也因此失去了改善的機會,不僅對專業形象扣分,更在不知不覺中讓人對他敬而遠之。

嗅覺是非常直接的感官,強烈程度可能超過視覺與聽覺。試想,當周遭有人穿著不雅觀,其他人可以不看;當有人發出噪音,其他人可以戴耳機;但當有人散發令人不悅的氣味時,其他人卻是無處可逃。

因此面對這類狀況,有智慧的直接提醒對方,是領導者的責任也是義務。

如何不尷尬的提醒他人身上有異味?

首先,比起在其他人面前提醒,私下開口會更好。提醒時只要專注於「有味道」就好,不要涉及對他的個人評價,例如別說「你到底有沒有洗澡」。

此外,用分享經驗的方法,較不會讓人覺得被針對。例如:「你今天這件衣服汗味好像比較重,我以前也會這樣,後來都會帶件備用上衣來換,你可以試試看。」

前述那位領導者學員與我商討完後,隔天就用這個方式私下提醒該同仁。後來他很高興的與我分享,同仁聽了建議後立即著手改善,不僅人緣變好,業績也變好,更十分感激這位直言不諱的主管。

常見的異味來源

1.貼身服裝臭汗味:改善洗滌方式

如果異味來源是衣服,可以檢視衣物材質與清洗習慣,找出產生異味的原因。例如,很多吸濕排汗服裝穿久了會產生異味,最常見的原因就是洗滌時誤用了柔軟精。

柔軟精覆蓋在纖維上形成薄膜,阻塞纖維中縫隙,污垢就卡在其中而造成異味。此外,如果清洗時在洗衣機放入太多衣物,或是把衣服套在洗衣袋中,都會降低洗滌強度,造成汙垢殘留,進而產生異味。

汗濕的衣物盡量當天穿、當天洗,若無法立即清洗也要讓它通風,避免於不通風的地方悶太久。可以試試用小蘇打浸泡(每1公升水加1大匙小蘇打),讓小蘇打發揮除臭與抑制細菌生長的作用,約15到30分鐘後照常清洗即可。

2.外層服裝油垢味:定期清洗

大多數人會定期換洗直接接觸身體的衣服,但是穿在外層的服裝就不一定了,像是夾克、外套、背心等衣物。甚至有很多人會把這類服裝放在工作場所,不常帶回家,也因此很容易忘了清洗。

長期下來,脖子、腋下、袖口等位置會累積油垢,除了有礙觀瞻,也會散發不好聞的味道。

因此,一定要定期清洗衣物。準則是領口出現一點髒汙就要洗,千萬不要等到累積厚厚一層汙漬才洗。

3.身體/頭髮異味:改善衛生習慣

要根除異味,保持身體乾淨清爽是最基本的。不只要洗頭、洗澡避免異味,有時大熱天通勤難免流汗,除了出門前使用體香膏、體香噴霧之外,也可以準備濕巾於汗濕後使用。

我有一位朋友習慣騎腳踏車通勤,就乾脆帶一套乾淨的內衣,到公司後用濕巾擦拭、換掉內衣褲,以重回清爽狀態、舒適上班。

4.刺鼻香水味:控制濃度、勿用香水壓體味

雖然香水味不是「臭味」,但過濃的香水味在職場同樣是不禮貌的。每個人對香水喜好不一,當香水味道太濃、干擾別人的嗅覺,就如同侵入他人的個人領域一樣。

香水最好的濃度,是他人接近你45公分內才聞得到。此外,千萬不要用香水掩蓋體味,只會適得其反。

最後,「制度」是管理的好工具。建議團隊領導者或HR,不妨以健康與專業形象為出發點,直接把將「氣味禮儀」寫進職場禮儀守則,包含制服洗滌頻率、適宜的香水濃度等,讓員工有參考依歸。有需要時,也更容易以公司大局的導向彼此提醒,而不會被認為是在針對個人。

氣味無形,對形象的影響卻不可小覷。身為領導者,你若願意提醒,可以喚回許多人!願這篇文章能協助大家彼此督促,提升氣味管理能力,讓大家工作起來更舒心、更有效率。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芊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