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人(陳人豪),美國企管碩士、台灣人資碩士,具美國人力資源認證協會(HRCI)頒發之「資深國際人力資源管理師認證」(SPHRi)。曾任職於台商、美商、韓商、中商、白俄羅斯商,具本土上櫃公司及跨國公司工作經驗,擔任104履歷健檢志工。

職場新鮮人或多年沒轉職的職場工作者,打開履歷時總會覺得卡卡的。卡住的原因不是沒有工作經驗或沒有在學成就,而是「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寫、哪些部分需要被刻意強調」。

在撰寫履歷之前,有幾個問題需要先做細部盤點並釐清:

  1. 這次轉職發生在什麼背景下?
  2. 我現在具備哪些能力、態度與情緒?
  3. 我有哪些資源、關係、人脈可以協助我?
  4. 我準備採取什麼樣的策略來帶出行動?

為什麼這4個問題和履歷有關係?因為履歷是一種溝通工具,在盤點好自己的情況後,才有機會以有邏輯的方式與他人溝通,進而達成求職的目的。

誰是履歷的溝通對象?

這個問題乍看之下有點愚蠢,但如果你的反射性答案是人資,就代表你還不夠了解企業是如何運作的。

讓我們從2個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

  1. 誰是第一個看履歷的人?其實不一定是人資,有可能是總務、部門主管,甚至是老闆。
  2. 履歷在公司內部會經過哪些流程?假設人資是第一關,人資在判斷「可能」合適的人選後,需要向部門主管推薦。若是小企業,主管甚至還需要老闆許可,才可進行面試。所以,一份履歷的觀看對象也可能包含部門主管,甚至是老闆。

如何讓履歷貫穿不同職位與階層呢?下面4個關鍵就是重點了。

履歷撰寫關鍵1:以邏輯貫穿

履歷內容首重邏輯,提到邏輯就需要提到「適配性」。

例如,你過往的工作是製作麵包,突然想投遞美術設計的職缺,除非有投注時間在美術訓練上,或有完整作品集與相關獎項,否則在「適配性」上就沒有連結。閱讀者會看不懂你的履歷與該職缺的關聯。

建議先衡量「適配性」與「轉換的合理性」:

  1. 我是否具備這份工作的職務敘述和附加條件?
  2. 我有哪些經歷能夠轉化並對應到這個新角色?
  3. 我要補足哪些能力,來符合這個讓我心動的職缺?

若評估後發現,適配性其實蠻高的,就可以把這段思考過程轉換成文字。例如:

  1. 在「自我推薦信」中點出轉職動機與準備歷程。(務必改掉104投遞履歷的預設訊息:「您好,我叫OOO,近日得知貴公司在徵人,希望能有參加面試的機會,謝謝!」)
  2. 在「工作經歷」中強調能對應職缺的經歷。特別強調指的並非用粗體、特殊色,而是用正常的文字格式,但內容寫得特別深入。
  3. 在「作品集連結」或「專案成就」中,證明自己的成果。有一些工作無法準備作品,也可以放上受訓證明、認證書。

履歷不需交代你全部的經歷,只需要清楚呈現與求職職位相關的「職涯脈絡」就好。

履歷撰寫關鍵2:用「使用者體驗」思維建構履歷

想像一下自己看書的經驗,有時要能夠看得很快,有時卻看一下就會停下很久,甚至再也不看。原因除了「適配性」不足以外,每段無法快速閱讀、清楚定位也是很大的關鍵。

具有高開放性人格特質的求職者,可能容易寫出雜亂無章的創意履歷;具備高責任感的人,則可能寫得太過細緻。不過,這些問題都可以透過編排調整,讓好內容有機會被看到。

以104的履歷格式來說,很多人忽略各個欄位可以挪動先後順序。

104履歷可以調整欄位順序。(來源:宇宙人翻攝自104網站)

對於工作經驗豐富的求職者來說,因為做了什麼而產生的具體成就,才是公司關注的焦點。

所以建議依工作經歷、自傳、證照、附件、專案成就外部連結、學歷的順序擺放履歷,專長可以往後放是因為,理論上你的專長可以從工作經驗中看出。

建議求職條件寫越短越好,放越後面越好。寫越多代表你的框架越多,而框架越多就代表機會越少。

語言則看職務需求,如果沒有特別要求語文能力,一樣放越後面越好。若語文能力很好,建議直接寫上檢定分數,排序也可以往上調整。

字體更改顏色、背景、增加底線,都不建議使用,最多只可在強調重點時使用粗體字,但請不要放大,因為這很可能讓人放棄閱讀。

履歷撰寫關鍵3:沒有食材,也能煮出好菜

這一點對於職場新鮮人來說比較常見,「沒有食材」指的是在學期間沒有特別出色的經歷,實習或競賽也和目標職缺沒有明確的關聯。

沒有食材,就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嗎?讓我們來看看一個實際的公司職缺案例。

某職缺工作說明。(來源:宇宙人翻攝自104網站)

某職缺工作條件。(來源:宇宙人翻攝自104網站)

在這個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附加條件幾乎全為「不拘」,學歷要求也不高。再從工作說明裡來分析,雖然列了5點,但重點歸類起來只有一個,就是「人格特質」。

有些人或許以為人格特質是「附加選項」,但它其實是進入某些職場的核心條件,尤其是在人際互動密集、溝通複雜、節奏快、變動性高的工作環境中。

例如客服工作,需要高度同理心與情緒穩定性,這些人格特質本身,就是工作需求的一部分。

在履歷中要怎麼呈現人格特質?用「具體事件」的簡短案例描述,是一個不錯的方法。比方,描述自己曾在什麼時候遇到什麼問題、具體的處理方式是什麼、產生了什麼好的結果,這就是一個簡短案例的標準寫法。

補充說明,上圖案例是一家貿易公司的活動助理職缺,對應這個職務的需求條件來看,薪資待遇並不差。

履歷撰寫關鍵4:求助是一種成熟的選擇

在轉職或求職時,若一直沒有進展,很容易開始自我懷疑,甚至自我放逐。這時,可以思考看看:有哪些資源、關係、人脈可以協助我?

雖然這類人脈極容易找尋,但他們多數不具備「助人者」應有的知識技能,所以很容易得到主觀的意見。我認為最佳的選擇,是受過專業訓練的助人者角色,這種助人者角色會因為受訓系統不同而有不同名稱,但通常會有「職涯諮詢」這4個關鍵字。

如果以出現的場域來說,勞動部勞發署全國各分署六都就業服務處教育部青年署原民會,都是政府提供的相關場域,有專業的職涯諮詢師進駐。

有一個小小叮嚀,任何提供職涯專業服務的人或機構,定位都是「助人」。求助者就是主體,協助者是以平行的角度協助,能「論命斷運」的角色,通常只會出現在宮廟中。

萬一諮詢師的建議與家人意見相左時,你只有2個選擇,一個選擇是聽家人的意見,另一個選擇找家人一起去和諮詢師聊聊,以家庭和樂為最優先考量

*本文獲「宇宙人」授權轉載,原文:用邏輯寫出好履歷:掌握4個關鍵,避開3個地雷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