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進入下半年,104人力銀行盤點十大職場趨勢,台灣整體人才市場呈現多元漲勢,整體工作機會數118萬個、年增幅4%,科技與金融高薪產業年薪中位數突破90萬元,兼職工作機會也創新高達到21萬個,因應大環境變化也帶動「時間游牧」的彈性工作新模式。104並盤點出人力市場的十大趨勢,其中包括形成「南漂就業」新趨勢。
趨勢一:工作機會破百萬,它超車科技業奪冠
第2季整體工作機會數118萬個,年增幅4%,其中住宿/餐飲服務業的工作機會數23.9萬個、穩居第一,自疫後展現強勁復甦力道。第二名的電子資訊/軟體/半導體相關業則受到AI發展帶動,工作機會數雖曾短暫落後批發零售,但於2025年工作機會17.6萬個重返第二名寶座。其次則包含第三名的批發/零售/傳直銷業工作機會17.4萬個,第四名一般製造業13.4萬個,第五名建築營造及不動產業10.6萬個。
趨勢二:高薪榜前3產業,年薪中位數破90萬
高薪產業排行榜,前三名皆由科技與金融領軍,第一名的電腦及消費性電子製造業2025年薪中位數94萬元,年成長率12%突破歷年新高。第二名與第三名的半導體業與金融機構及其相關業則逐年緊追在後,年薪中位數達90萬元,以高薪作為穩定留才的必要方式。
趨勢三:不只AI工程師,健身醫美業也領高薪
104人力銀行人資長鍾文雄指出,AI熱潮加持下,「資料科學家」的月薪中位數7.1萬元、「AI工程師」6.5萬元,不僅需求大、專業門檻高,帶動薪資也水漲船高。其他像是隨著疫後健身與醫美產業持續火熱,帶動「健身教練」6萬元與「醫美諮詢師」5.5萬元的薪資水準,或是因應國際ESG趨勢出現的新興職務「永續管理師」也有5.3萬元的市場行情。
趨勢四:新世代特別重視「Work-Life Balance」
根據104人力銀行《2025年員工工作價值認知調查》,不同年齡層對於轉換工作的原因排序,8年級後(35歲以下)特別重視「工作與生活平衡」,因此對於「工時過長」的在意程度相較其他年齡層更高。而4、5年級(55歲以上)的資深工作者相對更需要「尋求新挑戰」,在人生下半場追求更多自我突破的機會。同時,縱覽各年齡層,「薪水太低」仍為最主要的轉職考量,其次則例如不喜歡主管領導風格、公司制度不佳等,都是工作者主要在意的轉職因素。
趨勢五:中高齡成缺工新寵,人才需求年增32%
在超高齡社會與缺工的雙重背景下,企業釋出的中高齡友善職缺成長顯著,第2季平均每月歡迎中高齡的工作機會數4.8萬個,年增率32%。鍾文雄表示,中高齡族群具備豐富的實務經驗、穩定性高及人際溝通能力佳,契合多個人力需求快速成長的產業,例如餐飲業與醫療業等偏好能穩定排班、具備溝通能力的工作者,建築營造業、批發零售業則仰賴現場實作經驗累積,都是中高齡人才能夠把握的工作機會。
趨勢六:新鮮人偏好工程研發,民生消費職缺退燒
新鮮人的職涯選擇已從過去偏好門市營業、餐飲等民生消費職務類型,開始明顯傾向工程研發、軟體工程類職務,其中新鮮人偏好工程研發的比率,2025年較2020年提高10個百分點,僅次於行政總務成為第二大熱門選擇。相較之下,門市營業與餐飲服務職缺則退燒,反映出該領域的缺工現象加劇。
趨勢七:南漂比率增!中南部成碩士生就業新場域
由於北部高房價與生活成本壓力持續攀升,加上科技大廠與製造業者積極向中南部擴廠設點,帶動大量就業機會湧現,也讓具碩士學歷、原本多集中在北部的新鮮人,轉向中南部尋求發展機會,其中碩士生偏好至南部工作的比率,2025年較2020年成長55%、偏好至中部則成長37%,逐漸形成「南漂就業」的新趨勢。
趨勢八:兼職機會達21萬個,這兩類人員時薪破千
在兼職市場方面,第2季工作機會數達到21萬個,占整體工作機會17.5%。其中住宿/餐飲服務業兼職工作自疫情過後便持續增加,歷年來皆穩居第一,目前已達9.5萬個工作機會、在整體兼職工作當中占比46%,其次則包含批發/零售/傳直銷、文教相關業、電子資訊/軟體/半導體、醫療保健與環境衛生業。在前五名產業當中,兼職薪資則以補教與醫療照護相關人員最高,普遍有逾千元的時薪行情,例如補習班老師時薪達1,400元,長照醫事人員則有機會超過1,000元。
趨勢九:兼職不只是備案!75%人願成為時間游牧者
隨著遠距工作普及與個人意識興起,工作者日漸重視自主、追求彈性,成為「時間游牧族」(Time Nomads)。根據104人力銀行執行研究、Uber發行的《時間游牧族趨勢白皮書》顯示,33%人才曾於過去一年實踐時間游牧工作型態、75%未來有意願成為時間游牧者,超過半數屬於主動延伸本業增加收入的彈性接案者,藉此實現時間自主性、收入多元化、職涯探索與轉型的3種職場價值。
趨勢十:84%企業認同時間游牧將成未來用人趨勢
企業對「時間游牧」彈性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84%認同時間游牧將成用人趨勢、59%曾使用時間游牧人才,尤其是在設計和影音製作方面,能夠透過明確任務導向與遠距交付的職務類型,最受企業青睞,顯示未來不再只有「聘雇/不聘雇」的二元選擇,而將建立更多元任務合作的彈性架構。
※本文由《聯合新聞網》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為什麼年終獎金發完、離職潮也隨之而來? HR主管給了一個關鍵答覆
聯發科攜手輝達開發新晶片…個人AI超級電腦 要開賣了
川普公布首批關稅 台灣不在名單內 半導體業者直呼不妙
拿房搬錢難!銀行嚴審、建物抵押設定寫6年新低
責任編輯:林思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