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朋友近期剛轉換到新工作1個禮拜,雖然他已經是熟悉該領域的人,但仍感到很難上手。不僅要學習新的作業系統與流程,還得適應環境和同事,工作時常被會議和電話打斷,學習時間也十分零碎。一周下來,他感到身心疲憊,又跟不上進度,不禁懷意是不是換錯工作了。
我建議他:「你回家後,有沒有整理當天的工作內容?」他露出訝異的表情,並表示我沒有聽懂他的話。
我繼續問道:「 你是覺得自己的能力無法適應現有的工作嗎?」
他回覆:「倒不是如此,只是很多時候被打斷,讓我沒辦法靜下心來好好思考,對此感到混亂、很難進入狀況。」
我問他,你的關鍵點是:「需要花時間去整理工作重點與邏輯? 但上班太忙碌根本沒有機會讓你去整理思緒?」他點了點頭。
整理思緒:建立收尾習慣
也許你會覺得,忙碌了一整天,回家就該好好放鬆,為什麼還要繼續想工作的事?這並非要你在家裡繼續工作,而是挪出一點時間整理工作要點。可以換套衣服、放音樂,讓心情放鬆,才能用自己的步調重新來梳理工作上的事。
有些人睡前會想隔天要做的事情,又怕醒來後忘記,結果翻來覆去睡不著。這是因為腦中裝了太多「待處理但無法落地的煩躁」。如果先把代辦事項和重要工作寫下來,例如:「明天提醒部門檢查原料」、「週三完成簡報初稿,記得加入A、B項目」,看到這些都被記錄下來,焦慮感就會降低。
心理學有個名詞叫「蔡加尼克效應」,意思是人對尚未完成的事特別容易記得,如果不整理,它就會一直佔據腦袋。
剛轉換工作環境時,對很多項目不熟悉,感到混亂和模糊是很正常的。一開始處理事情可能需要好幾個小時,但整理思緒後,就能清楚目前的問題,並在隔天向前輩詢問,而不是帶著疑問繼續學,否則問題只會越滾越大。
習慣後整理思緒不再耗時,重點是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有人習慣用筆記本,有人用電腦或手機App,不管方式如何,把卡住的點整理出來,就能順利解決問題並繼續前進。
快速站穩職場,需要額外的努力
換到新單位或公司時,初期往往很難熬。看到其他新人快速上手,不一定是天賦,也可能是在下班時間的額外努力。
如果你對工作內容還可以接受,不妨試試這個方法,把它當作一次嘗試。過一段時間,你可能就能感受到差異,順利跟上公司的步調,並讓自己越做越好。
*本文獲「吳振興」授權轉載,原文:【下班後還要去思考工作?是效率改善還是奴性太重?】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