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婷是我們公司的一位老同仁,資歷長達30年,是公認的「元老級人物」。她總是掛在嘴邊一句話:「我可是公司最資深的人。」

然而,她的態度卻讓人難以親近。她不願接受同事建議、不喜歡多做「灰色地帶」的工作,也很少主動協助團隊。對她來說,「做完自己份內的事」就已經是責任的全部。

但隨著組織精實、管理層轉型,公司對員工的期待也發生了變化。現在的績效評估不再只看任務完成度,而是強調合作精神、問題解決能力與學習意願。在這樣的氛圍下,越來越多積極的同事主動跨部門支援、彼此回饋改善,但婷婷始終原地踏步。

同事指出問題,他不接受還回嗆「你懂什麼?」

我會知道婷婷的情況,是因為某天一位同事私下對我說:「婷婷最近對自己當了一輩子專員很不爽,尤其看到公司升你當主任,她更悶在心裡。」我聽完其實沒有太多驚訝,反而苦笑說:「她的問題,不是做事不努力,而是從不接受批評。」

我還記得有一次,她在出貨時把客戶的發票開得亂七八糟,幾位同事婉轉的提醒她,她卻直接回嗆:「你懂什麼?我做這行幾十年了,要你來教我?」這句話,瞬間澆熄了同事的善意,也讓人知道——她不是不懂錯在哪,而是死不願承認錯誤。

某次我私下向主管建議:我不建議直接讓婷婷升任副理,因為她不但缺乏團隊精神,更缺乏領導潛質。

後來主管在與婷婷談話時,委婉的說:「我們很重視領導潛力與團隊合作能力。而這些表現,是從你是否願意接受他人意見、是否持續學習的態度中展現出來的。」

這句話如當頭棒喝,狠狠敲醒了婷婷。她這才意識到,自己多年升遷無望的原因,並不是不夠聰明或不夠努力,而是「聽不進別人話」的態度,讓主管與團隊早對她失去信任與期待。

「你願意給我一些建議嗎?」

從上面的故事,我想提醒大家一件事,不論你是初入職場的新鮮人,還是帶領團隊的主管,「謙虛受教」都是職場成功的不二法門。

回顧許多企業家與領導者的訪談,他們無一不強調自己在早年經歷過無數次失敗與批評,但他們從不排斥修正、反而樂於調整策略。

故事的最後值得一提。婷婷在那次升遷失利後,經歷了一段自我懷疑與低潮,但她最終選擇走進主管辦公室,真誠的問了一句:「主管,您願意給我一些具體的建議嗎?」從那一天起,她開始記錄每次會議收到的回饋,主動詢問同事對她工作的意見,下班後閱讀領導力和心理學相關書籍。

半年後,她被安排為新人導師,一年後,她終於被提拔為小組長。主管在升遷評估報告上寫了一句話:「她最大的成長,不是技術,而是態度。」

接受批評3步驟,別讓自尊擋住你的職涯路

最後,提醒大家面對批評,其實不只是情緒的考驗,更是職涯發展的重要轉捩點。以下3步驟,讓你從今天起真正落實「謙虛受教」:

1.聽完再想,不急著防衛

聽到批評時,第一個反應不應該是反駁,而是「聽懂」。試著壓抑住內心的情緒,讓對方把話說完,也給自己多一點時間冷靜思考:究竟,他說的有沒有道理?

2.問清楚、釐清問題點

若對方的批評不夠具體,別氣餒,可以主動詢問:「你可不可以再多說一點,我想釐清問題的根源。」不但能展現誠意,也有助於你理解他人的期待與觀點。

3.用行動回應,而不是情緒回應

接受批評的終點,不是「道歉」,而是「改變」。把收到的建議記下來,逐一檢視、調整,當同事與主管看到你願意修正、真的做到了,信任與升遷機會自然跟著來。

你能不能接受批評,會決定別人願不願意幫你變得更好;你能不能行動改變,則決定你未來能走多遠。別讓自尊,擋住你成長的路。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