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在組織內,也可以藉由別人會喜歡的言行,去獲取較多的自由及獨立行動的權利。當然,我自己也不是每個都能做到,但為了在組織裡徹底當個獨行俠,有幾個我認為很重要的角色定位,還是得認識一下。
1.塑造良好的第一印象
曾獲頒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認知心理學學者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在他的大作《快思慢想》中提到,人類有「系統一」(快思)和「系統二」(慢想)。
- 系統一(快思):以直覺和經驗為基礎,為日常生活大小事做判斷。
- 系統二(慢想):集中精神,依照邏輯思考事物。
我們的大腦在判斷事物時,大部分都依賴系統一的「粗略印象」。只要能在短期內發揮功效,有實用性就夠了,不必很完美。
如果一開始讓對方留下好印象,接下來只要照常生活,對方也會自動往正面的方向解釋。相反的,萬一被對方歸類為「沒用的傢伙」,要翻轉這個印象就難了。
所以,越是初期的階段,就越需要裝。一定要裝出能幹的樣子,博取大家的歡心,這很重要。
2.交出成果
不管是什麼組織,都是為了追求成果而存在。如果是企業,就必須有獲利。若不想被「全體一致」的價值觀吞噬,交出成果就是最大的武器。
一旦成為組織需要的人,遭組織冷酷對待的情況就會驟減。比起個人成就難以被看見的大型組織,在小型組織中更容易展現成果,對人物塑造也更有利。比方說,在雇用幾百人的大企業中,必須付出相當的努力才能脫穎而出,成為優秀員工。但在雇用人數少的企業裡,要成為大家心目中的優秀員工,難度就會下降不少。
3.別露出自卑的一面
就算在組織中交出再多成果,只要出現因怠惰而失約,或不慎露出驕傲的態度,很可能就會成為箭靶,招來周圍的怨妒。所以要經常客觀的審視自己,以免散發出這樣的氣息。
即使只是單純的談公事,平淡的回答「知道了」,也可能因為沒顯露感情,讓人不知道你在想什麼。搭配肢體語言,誇獎對方的優點,偶爾流露負面情緒,就能給人容易親近的印象。
另外,回覆前多一句「謝謝」,給人的印象會比較柔和。像「謝謝」這種正面感情,要說出口可能會覺得害羞,但只要大方表示,就會有加分效果。反正說了也不會扣分,就當成回答別人時的口頭禪吧。
當然你不必真的是坦率的人,只要「看起來是坦率的人」就好。
4.注重儀容
有人可能會感到抗拒,覺得「注重儀容感覺很自戀」、「我又不是陽光型的人」。我也一樣,就連寫下「其實我很注重儀容」,都會感到難為情。
然而,我們要操作別人對自己的印象,外表就是重要的因素之一。而且儀容整齊時,對自己也能產生正面的認知。
美國西北大學曾進行一場實驗,讓某些受試者穿上醫師白袍,某些受試者穿上被告知是畫家用的白袍。經過比較後,發現前者更能保持高度的專注力。人對於外表的認知,會影響自身的心理狀態。
若想給別人積極的印象,具體來說有以下幾點要注意:
- 最好去美容院,請人設計適合的髮型。
- 處理臉上的細毛、鬍渣。
- 修整眉型。
- 去看牙醫,防止口臭和黃板牙。
- 嘴巴不要老是開開的。
- 嘴角要上揚。
- 指甲有髒汙或變長,要清理修剪。
- 試著摘下眼鏡,改戴隱形眼鏡。
- 若有青春痘或異位性皮膚炎的困擾,最好去看皮膚科。
- 改掉駝背的習慣。
- 注意衣服有沒有乾透。
注重儀容並非自戀,而是自我防衛,所以把整理儀容視為禮儀,切割出來看比較好。
*本文摘自《孤獨者生活術》
《孤獨者生活術:喜歡獨處,但又想與社會和諧共處的生活指南》
作者:Cosmetic 田中
譯者:謝如欣
出版社:晨星
出版日期:2024/11/01
作者簡介
Cosmetic 田中
孤獨心態研究者/YouTuber
千葉大學工學系畢業。除了在資訊業界身兼數職,同時也以資料分析和自身經驗為基礎,針對「在團體內孤立的人類心理及生存之道」進行研究。
平時透過YouTube發表獨到見解,引起日本年輕族群的共鳴,目前頻道的訂閱用戶已經超過53萬人(2022年4月至2025年2月)。
X(Twitter):@csmtc_tnk
https://x.com/csmtc_tnk
YouTube:コスメティック田中
www.youtube.com/@cos-tanaka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