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暨自民黨黨魁石破茂,在9月7日宣布辭去首相一職,在位不到一年,黯然下台。
彭博專欄作家Gearoid Reidy撰文表示,一年前,備受政治獻金醜聞衝擊、在日本支持率持續下滑的自民黨,在決定新任領導人時孤注一職,選擇了石破茂。「就像電影《黑暗騎士》中,管家阿福對小丑的評價一樣——在絕望中,他們轉向一個他們並不完全了解的人。」Reidy寫道。
當然,石破茂並非小丑,不過Reidy也直白批評:他的執政充滿了動盪,在全球轉型之際,這甚至有可能削弱日本的國際地位。
為什麼石破茂上任一年就辭職
Reidy形容,身為日本領導人,石破茂「是個謎」。他認為,由石破茂帶領的自民黨,執政黨竟在一年內輸掉數次重大選舉,實在難以想像。
石破茂前任、岸田文雄擔任首相期間,自民黨爆發資金醜聞。包括議員和議員助理等,涉嫌收受回扣和政治獻金,卻沒有登記申報。
2024年10月1日,石破茂獲選日本第102任首相,上任8天後就解散眾議院、提前改選,《衛報》評論,此舉是為了壓制自民黨內的反對聲音。由於選民對自民黨處理資金醜聞的方式感到不滿,這場選舉成了災難,自民黨和公明黨的執政聯盟,失去眾議院過半席次,迫使石破茂領導一個少數政府。石破茂當時說:選民對自民黨發出了「嚴厲審判」。
言猶在耳,還不到一年,石破茂就輸了第二次大選。2024年7月,自民黨在參議院選舉中再度失去多數席次。石破茂領導下的兩次選舉均告失敗,自民黨內開始有人要求他為糟糕的結果負責並下台。
原本,石破茂堅持留任,表示要面對日本的重要挑戰——包括緩解高成本生活壓力、和美國進行關稅談判等。然而石破茂對抗通膨推出的政策是,一次性發放每位國民2萬日圓(約新台幣4100元)的現金——這個政策從未兌現。。
至終,石破茂仍不敵公眾對自民黨的不信任,和民眾對通膨的不滿,於自民黨還在考慮是否改選領導人之前,先行宣布辭職。
誰是繼任者?
目前呼聲最高的是前經濟安全擔當大臣高市早苗,和農林水產大臣小泉進次郎。
高市早苗在多項民調中民列前茅,去年以些微差距敗給石破茂;她曾自封安倍經濟學繼承人,如果這一次她當選,將成為日本首位女首相。小泉進次郎,則是自民黨「降低米價行動」的代表人物。
如今,自民黨地位地位大不如前,前首相安倍晉三遇刺後留下的權力真空,至今還未彌補。無論誰成為下一任領導人,都將面臨一個抉擇:要不要提前解散眾議院、進行選舉?要不要冒著徹底失去權力的風險,試圖奪回多數席次?
日本值得更好的領導人
現在的日本,內有高齡化、勞動力暴跌、高通膨等問題,外有險峻的地緣政治,中俄比以往更極權、美國則正在放棄傳統的民主陣營安全警察角色,一位強有力的領導者,對日本至關重要。「自民黨或許不值得擁有更好的領導人,但這個國家確實值得擁有。」Reidy犀利評論。
資料來源:Bloomberg、The Guardian、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