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南韓餐飲業遭遇了近20年來最嚴重的衰退,超過10.7萬家餐廳歇業,創下歷史新高。這也是16年來首次出現關店數超過開店數的現象,顯示這個過去以韌性和激烈競爭著稱的產業,正經歷前所未有的困境。
據《韓國先驅報》報導,原物料價格上漲、消費者支出減少,以及疫情後的經濟掙扎等多重因素,共同造成了這場風暴。首爾的關店率更高達13%,世宗市甚至達到驚人的14.6%,這些數字都反映了餐飲業者面臨日益嚴峻的財務壓力。
成本攀升!菜單漲價速度跟不上物價
原物料價格持續上漲是餐飲業者面臨的最大壓力之一。食品價格飆升,壓縮了原本就微薄的利潤空間。根據南韓政府數據,2024年南韓整體通膨率為2.3%,農產品價格卻大幅上漲了10.4%,這是在前幾年大幅上漲的基礎上再次攀升。餐飲業者試圖透過提高菜單價格來抵銷這些成本,但通常漲幅都無法完全彌補成本增加。
據《PULSE》報導,農產品的漲價,極端天氣和夏季高溫導致農作物收成不佳,導致供應量減少是主要原因。例如,梨的價格飆升71.9%、橘子上漲46.2%、蘋果上漲30.2%,而白菜價格也上漲了25%。
此外,韓元對美元匯率走弱進一步推高了進口農業相關產品的成本,也間接影響了整體農產品價格。過去3年,餐飲價格分別在2022年上漲7.7%、2023年上漲6.0%,2024年上漲3.1%。
對消費者來說,南韓的高利率和生活成本上升,降低了家庭支出能力,迫使許多家庭減少外出用餐,或選擇更便宜的替代方案;這對店家而言,意味著即使每項餐點的價格上漲,整體收入仍然下降。
一年減少逾5000家餐廳
多年來,南韓餐飲業一直以不斷更新的週期運作,一家企業倒閉,另一家企業很快就會取而代之。從2019年到2023年,每年有超過10萬家新餐廳開業,抵銷了關閉的餐廳數量。但在2024年,這一趨勢發生逆轉,關閉的餐廳比新開的餐廳多出5374家,這是自2008年以來首次出現淨減少。
南韓統計廳的Nowcast指數顯示,2024年外送餐飲銷售額較前一年下降了1.54%。
回顧前3年餐飲業概況,經通膨調整後的餐飲業產值一度在2022年成長了13.9%,當時南韓政府在疫後的刺激計畫支持了小型企業成長。但在2023年,餐飲業產值下降了0.6%,2024年又下降了1.9%。就連在餐飲高峰檔期的2024年12月,餐飲銷售額年減3.3%,顯示消費者外食的需求大幅下滑。
展望未來,南韓餐飲業在2025年可能面臨更艱難的時期。南韓央行近期將經濟成長預測下調至1.6~1.7%,理由是國內消費大幅萎縮。
資料來源:韓國先驅報
*本文出自《數位時代》,原文標題:南韓餐飲業迎寒冬!2024年倒10.7萬家「20年內最嚴重」:發生什麼事?
延伸閱讀:
【觀點】日本麥當勞不開外送店!外送平台上演3大趨勢,餐飲業為何逐漸淡出?
獨占食材是心機重?《黑白大廚》賽局4大觀點:為何一支名廚強隊,未必能打贏默契團隊?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