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早之前,台商就已經看到越南的設廠及投資價值,早在1990年代初期就已經展開越南投資,截至目前為止,累積投資金額僅次於韓國、新加坡及日本,是越南重要的經濟夥伴。
104人力銀行資深副總經理暨人資長鍾文雄認為,台商如此青睞越南的3個考量點是:「勞動力成本較低」、「文化相近」,以及「刻苦耐勞的民族性」。
勞動力及人口紅利是越南富起來的基石
越南的15~64歲人口占68%,65歲以上人口僅占8%,至於勞動參與率一向都穩定維持在70%上下,越南女性的勞動參與率更居東南亞之冠。種種數據顯示,充沛的勞動力是越南經濟得以迅速發展的強勁後盾,也是吸引台商或外企前進越南的一大誘因。
聯合國人口基金(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Fund)指出,越南的人口黃金結構期始於2007年,並將持續至2039年。
相較於已經進入「超高齡社會」的台灣來說,由於人口紅利即將於2027~2028年結束,面對勞動成本偏高、勞動力不足的社會現況,企業加速外移是必然趨勢,加上越南每周工時達48小時,自然而然讓越南成為設廠首選。
(越南各地人口排名。)
雖然越南的勞動力及人口紅利在東協各國中仍有極大的競爭優勢,但越南政府並未因此輕忽勞工的權益。自1994年首度頒布《勞動法》以來,該法已歷經多次修訂,不僅提升了勞工的基本權益,也使越南的勞動制度逐步與國際標準接軌,為外資企業提供更穩定且透明的勞動力資訊。
至於勞動人口的產業分布,服務業占GDP比重最高,製造業與農業則分別吸納了大量的基層與技術型人力。
不過,東南亞影響力聯盟(SIA)觀察,具有專科或大學以上學位的越南勞工約為1139萬人,占勞動人口總數的20.92%,而且增加的速度越來越快。
至於資通訊、金融保險、零售與行政支援服務等職缺也越來越多,充分反映出越南正從傳統製造導向,逐步邁向知識型與技術型經濟。
頒布「國家數位化轉型計畫」啟動數位轉型
數位化改革是越南勞動市場轉型的另一核心,在2020年啟動「國家數位化轉型計畫」之後,越南政府便積極建設電子政務、數位治理與數據共享平台,如今已完成2G網路退場、3G與4G全面普及,並啟動5G商用服務。
在邁向數位化的過程中,越南產業面臨到的最大挑戰莫過於人才缺口,因此,除了與高等教育機構合作、擴大相關課程,越南政府也積極投資數位基礎建設。
整體而言,數位教育的投入與數位工具的普及,對於越南的數位轉型來說具有莫大的助益。
提高教育及培訓品質,打造IT及白領人才
2025年起,越南政府正式推動「15年免費教育」政策,涵蓋幼兒園至高中階段,受惠學生人數達2600萬人,一舉減輕了家庭負擔,同時也展現出越南政府將教育視為「國家發展核心」的決心。
除了普及教育,越南政府也積極推動雙語教育。另一方面,越南的技職教育也在1998年頒布《教育法》後漸入佳境。
越南技職教育分為初中高3級,初級為1年課程,全民皆可修習;中級招收初中畢業生,授課時程為3年;高級招收高中畢業生,授課時程為1~2年。此外,還有不少職業學院、職業訓練中心、中等職業學校等教育機構加入培訓行列。
在越英雙語及技職教育的催化下,越南人才早已跳脫「外籍移工」或「藍領」印象,有更多留學生或白領菁英成為學校教授或科技業工程師,顯示越南高端人才成長的速度相當快。
不過,越南政府目前需要積極面對的問題反而是:如何吸引這些優秀人才留在越南當地,將知識力化為提升國家競爭力的助力。
加大科技產業投資力道,吸引海外人才回流
鑒於2022年越南政府頒布了「至2030年科技與創新發展戰略」,將科技發展定位為第一國策,甚至明確指出:到2030年高科技產品在加工製造業中的比重須達45%、全球創新指數(GII)須進入前40名,同時強調企業創新能力需達世界中等以上水準。
越南政府的作法是,積極建構國家創新體系,強調以企業為核心、研究院與大學為研究主體,政府則扮演導向與協調角色。
在此架構下,越南政府設立多個創新中心與高科技園區,並推動開放式創新平台,希望吸引國內外資源投入,包含本地人才的加入。
值得一提的是,在越南政府的積極做為下,越南已經擁有約4000家新創企業投入創新業務、208個投資基金、84座育成中心、35家商業促進組織及20座創新中心。
越南創新生態系在全球100個國家中名列第56;河內市及胡志明市已躋身全球前200大創新城市,這些成果都是吸引高階人才回到越南打拚的強大誘因。
*本文摘自今周刊出版《翻轉越南:重量級台商轉型實戰》
《翻轉越南:重量級台商轉型實戰》
作者:中國信託投信團隊
出版社:今周刊
出版日期:2025/09/02
作者簡介
中國信託投信團隊
中國信託金控證券事業長/張浴澤
中國信託投信總經理/陳正華
中國信託投信投資二部部長/葉松炫
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