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跳槽變成奢侈品,「抱緊工作(job hugging)」成了職場新常態。
多年來,美國就業市場一直青睞自由自在的跳槽族,這不僅是企圖心的展現,職場建議更總是說,想獲得更高薪水的最可靠途徑就是連續換工作。
但現在,情況正在改變。根據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數據,15年來首次出現「留任者」工資成長速度超越「跳槽者」的現象。ZipRecruiter調查顯示,52%的新員工過去兩年只換過一次工作,這個比例較上季的43%明顯上升。美國的離職率,近月維持在2%,這是2016年以來的最低水準。
ZipRecruiter勞動經濟學家巴肖德(Nicole Bachaud)說:「很多員工意識到市場的不確定性。」這包含新增職缺的大幅放緩,目前美國企業招募速度,若扣除疫情初期,已降至2013年來最低。
ADP首席經濟學家理查森(Nela Richardson)將此現象稱為「大留任潮」。「員工哪裡都不去了。我們在數據中看到極低的流動率,這在美國很不尋常。」她說。
員工與僱主的雙向擁抱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抱緊工作」現象是雙向的:不只員工抱緊工作,雇主也在「擁抱」員工。
在經歷2021-2022年「大離職潮」後,企業不想再次面臨人手短缺。理查森形容,這是一個「不招聘、不裁員」的市場,面對經濟的不確定性,企業選擇在招聘上保守,卻也不願大幅裁員,只因在美國要重新找到人才,真的太困難了。
在「大留任潮」中繼續變強
不過,留任者們也並非高枕無憂,尤其是對那些不求成長的「佛系員工」。「自滿可能讓工作岌岌可危,」巴肖德警告。
管理諮詢與獵頭公司光輝國際(Korn Ferry)副董事長瓜里諾(Alan Guarino)指出,在「大擁抱的職場」中,員工需要更努力脫穎而出,「因為雇主知道你反正也去不了別的地方,可能會要求你做更多事情。」
聰明擁抱法:原地轉身
職涯教練伍德拉夫-桑托斯(Mandi Woodruff-Santos)直言:「我不認為抱緊工作是好策略。」
她認為,與其因害怕而被迫留在原職,不如採取「原地轉身」策略——在現有公司內部尋求發展,要求升職或學習新技能。
此外,經營人脈也同樣關鍵。瓜里諾說:「在這波『大擁抱潮』期間,員工應該把原本找工作的時間,投資在擴展人脈上。因為下一波『大離職潮』終將到來,期間累積了社交資本的人,將是會接到『機會來電』的那群人。」
不過,無論你選擇留任還是跳槽,保持積極主動的態度才是關鍵。因為,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提前為下一波機會做好準備,才是真正的生存之道。
核稿編輯:林易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