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今天宣布對韓國徵收15%的關稅,低於先前揚言祭出的25%。韓國總統李在明今天證實韓美關稅磋商達成協議。
韓聯社報導,李在明表示,透過這次磋商,政府消除了出口環境的不確定性,為對美出口營造有利環境。
李在明今天在臉書發文說,韓美經貿協議中包括建立規模為3500億美元的基金,這將鞏固兩國戰略產業合作基礎,助南韓企業進入美國造船、半導體、二次電池、生物和能源市場。基金中的1500億美元將專門用於造船合作計畫,將為韓國企業進軍美國造船業提供堅強後盾。
李在明提到,美方對重振製造業的決心和韓方推動韓企在美拓展業務布局的意願相結合,促成韓美磋商達成協議,並說期待這次經貿協議能推動兩國深化產業合作,從而進一步鞏固同盟關係。
韓國總統室政策室長金容範今天在記者會上表示,美國從8月1日起對韓徵收的「對等關稅」稅率將從原先的25%下調至15%,美方對韓產汽車徵收的關稅稅率也將降至15%。
金容範說,今後在對美出口半導體、藥品方面,與其他國家相比,韓國不會處於不利地位。在與美方磋商的過程中,美方確實強烈要求韓方開放農畜產品市場,但考慮到糧食安全的重要性和農業敏感性,雙方就韓方不再進一步開放大米和牛肉市場達成共識。
至於韓美商定成立的3500億美元規模基金,金容範說,韓美造船合作基金為1500億美元,韓方在半導體、核電、二次電池、生物等領域對美投資基金2000億美元。
產業界樂見不確定性消解
韓國產業界對此表示樂見,預測產業前景的不確定性消解,有助加速投資等後續規劃。
美國原本預計從8月1日起對韓國收取25%關稅,但經過協商後降為15%,汽車關稅也從25%降至15%,預計之後宣布的半導體、醫藥品關稅也能談定採取最惠國待遇。
現代汽車、起亞表示,為了將關稅影響最小化,除了市場多邊化,也將持續進行技術革新等,提升品牌、產品競爭力。電池業界則表示,隨著不確定性消解,可加速對美國市場的投資,將參考詳細協商內容分析影響及應對計畫。
韓聯社引述半導體業界人士說法指出,只要「不比其他國家不利」,就值得歡迎,並表示即使成本增加,但只要關稅水準與其他主要國家類似,在全球市場競爭上就應該會有正面效果。但因半導體關稅仍未正式發布,業者表示還需持續關注。
也受到關稅影響的零組件、設備業雖然尚存不確定性,但業者認為,韓美達成關稅磋商已經足以讓業者對下半年展望做出一定程度預測。考慮到每個國家的關稅不一,為了確保價格競爭力,同樣需要做出供應鏈多邊化等努力。
已經面臨被課徵50%關稅的鋼鐵業者則希望政府能繼續推進相關協商,業者指出,加上50%關稅後,輸出鋼鐵產品不可能比美國當地產品價格便宜,從根本上阻斷了出口這條路,「日本或歐盟也是如此」,都必須持續就此進行協商;也有業者希望政府能提供相關金融支援。
責任編輯:林易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