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美國聯邦政府周一(4月15日)宣佈,將凍結對哈佛大學超過22億美元的資助和6000萬美元的合同。原因是哈佛大學在當天拒絕了川普政府提出的多項要求。
周二,川普還威脅要取消哈佛的免稅資格。
哈佛校長:本校不會放棄獨立性和憲法權利
美國教育部在上周五的一封信中表示,哈佛「未能符合聯邦投資所要求的知識和民權標準」。
該部門要求哈佛減少那些「更專注於激進主義而非學術研究」的教師、職員和學生的影響力。
不到72小時,哈佛就拒絕了。
這是自川普政府開始向高等教育施壓以來,大學最大的一次公開反抗。在此之前,哈佛大學校長艾倫・加伯(Alan Garber)致信哈佛社區,表示:「本校不會放棄獨立性,也不會放棄憲法權利。」
他寫道:「無論哪個政黨執政,政府都不應決定私立大學可以教授什麼、可以錄取和雇傭誰,以及可以研究哪些領域。」
據媒體報導,經過周末的激烈討論,哈佛的領導人認為政府的提議對這所擁有388年歷史的大學的獨立性和使命構成了嚴重威脅。他們也看到,哥倫比亞大學在表示屈服後,川普政府仍在不斷提出新要求。
哈佛校友抗議川普的威脅
川普政府的壓力促使一群哈佛校友致信學校領導人,呼籲他們「依法對抗並拒絕執行那些威脅學術自由和大學自治的不合法要求」。
「今天,哈佛捍衛了高等教育賴以生存的誠信、價值觀和自由,」信件的發起人之一阿努瑞瑪・巴爾加瓦(Anurima Bhargava)說,「哈佛向世界表明,學習、創新和變革性的成長不會屈服於霸凌和專制的沖動。」
此舉還引發了哈佛社區成員和該校所在地馬薩諸塞州劍橋市民眾在周末的抗議活動,並促使美國大學教授協會在周五提起訴訟。
在訴訟中,原告稱川普政府行動過於倉促,未遵循《民權法案》第六章(Title VI)所規定的程序就削減資助,也沒有正式通知校方和國會。
原告寫道:「這些範圍廣泛卻含糊不清的要求,並非為了糾正任何違反聯邦法律的行為。」他們還指出,「這些要求明顯旨在向哈佛大學強加川普政府的政治觀點和政策偏好,並要求大學懲罰他們不喜歡的言論。」
打壓支持巴勒斯坦的學生活動人士
在過去幾周,隨著川普政府對所謂校園激進主義的打壓,一些美國大學的學生和教職員工遭到聯邦探員的監視與拘留。打壓的目標包括支持巴勒斯坦的學生活動人士和以色列政策的批評者。
對於廣受關注的哥倫比亞大學支持巴勒斯坦的學生活動人士馬哈茂德.哈利勒(Mahmoud Khalil)的案件廣受關注馬哈茂德.哈利勒(Mahmoud Khalil)的案件,川普政府表示,他的激進行為可能會損害美國的外交政策,儘管其言行「合法」。
一名美國移民法官在上周五裁定,哈利勒可以被驅逐出境,理由是他的信仰威脅到國家安全。
哈利勒是美國永久居民,也是公開支持巴勒斯坦的活動人士。他在3月8日被捕,成為川普政府打壓加薩抗議學生行動中被拘留的第一人。
哥倫比亞大學法學教授戴維‧波曾(David Pozen)表示:「川普政府對大學、研究人員和學生的行為,在美國歷史上近乎沒有先例。」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稱,川普政府已撤銷「可能超過300人」的簽證,這些人據稱與支持巴勒斯坦的校園抗議有關。
哈佛的回擊「具有重大意義」
對美國頂尖大學的威脅和資助中斷,已成為川普政府在校園施加影響的公開手段。目前為止,政府已凍結或取消了至少7所大學總計超過110億美元的資助,其中有6所是常春藤盟校,除了哈佛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之外,還有康奈爾大學、西北大學、布朗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
3月,普林斯頓大學校長克里斯托弗.艾斯格魯伯(Christopher Eisgruber)在《大西洋》雜誌發表文章,反對川普政府對哥倫比亞大學的打擊。他稱這些行動是「對學術卓越及美國研究領導力的極端威脅」。
近幾個月來,哈佛一貫保持低調並採取合作姿態,以至於許多校內人士擔心學校正走上類似哥倫比亞大學的綏靖路線。
曾指責川普政府「向法治宣戰」的前聯邦上訴法院保守派法官邁克爾.盧蒂格(Michael Luttig)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說,哈佛的回擊「具有重大意義」,「這應當成為這位總統攻擊美國機構的轉折點。」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本文獲《德國之聲中文網》授權轉載,原文:哈佛大學反抗川普打壓 其他高校出現效仿跡象
責任編輯:陳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