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習會前夕,中國連發公告,宣布擴大管制稀土出口。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今天表示,美國事前不知情。「當我們從公開資訊得知後,立即試圖聯繫中方進行通話,但他們推遲。」中國這次的權力擴張行為不會被容忍。
稀土是製造馬達、半導體與戰機等的關鍵材料。中國9日要求外國企業出口任何含有微量中國稀土的原物料時,必須獲得官方批准,最終用途為某些電腦晶片、研發具有潛在軍事用途的AI出口申請須逐案審批。
美國總統川普10日反擊中國,宣布對北京加徵100%新關稅,並自11月1日起對重要軟體實施新的出口管制。在關稅戰休兵數月後,美中緊張關係再次升溫。
不過,川普今天口氣明顯轉緩,於自家社群平台「真實社群」(Truth Social)發文說,美國希望幫助中國,而不是傷害中國。
超高關稅和稀土管制何時生效?
中國開採的稀土佔全球約70%,全球90%的稀土提煉也是出自中國,相關新限制引發美國企業高度焦慮。分析指出,稀土管制新規會打亂輝達(Nvidia)及蘋果(Apple)等全球大型企業的供應鏈。
重新升溫的美中貿易衝突顯示,雖然雙方曾有數月的關稅休兵與多次會談,世界最大兩個經濟體間的關係仍然極度脆弱,隨時會因小事爆發危機。所幸這場新爭端仍有關鍵時間窗口供雙方轉圜;川普設定的關稅生效日為11月1日,北京的稀土出口新管制則是12月1日上路。
一場精密行動,造就今日稀土壟斷
稀土產業新聞網「稀土交易所」(Rare Earth Exchanges,REEx)11日發布報告指出,中國今日對稀土的掌控並非偶然,而是政府將產業規劃、國家資本與部分環境犧牲結合下用40年達成的戰略成果。中國稀土的優勢不僅在原物料層面,更可藉掌控這項戰略性商品進一步主導綠色與數位經濟的金融架構。
在1980與1990年代,當西方紛紛關閉高污染礦場並把加工外包到亞洲時,北京選擇反其道而行——補貼開採、投入國家資金於精煉與冶金研究、願為日後長期掌控而承擔短期虧損。等西方意識到自身的依賴性時,中國已掌控全球超過90%的稀土精煉與加工能力。
REEx的分析顯示,中國今日的主導地位不僅侷限於原料階段,而是貫穿整個價值鏈。
上游(採礦)
中國產出全球約60%的稀土礦石,透過像包頭市的白雲鄂博(Bayan Obo)礦區等多個一體化專案進行大規模生產,供應國內精煉商。
中游(分離與精煉)
這是目前西方的關鍵瓶頸。中國北方稀土、中國五礦與中國南方稀土集團等國企掌控西方揚棄多年的精煉化學技術。
下游(金屬與磁鐵)
全球逾90%釹鐵硼(NdFeB)磁鐵生產握於中國之手,這是電動車、無人機與國防電子的核心零組件。
主宰稀土產業不僅能握有外銷籌碼,還包括定價權、數據存取權,與制定全球技術標準的能力,這些優勢能滲透進所有依賴高端材料的產業。
美國追趕的難題
REEx指出,川普任內美國在稀土領域的努力已是數十年僅有,包括五角大廈投資並持有MP Materials公司15%股權(MP公司將擔負起建構美國本土的稀土供應鏈)、Lynas USA在德州擴建分離廠,以及多項關鍵礦物補助計畫。但美國仍有幾項深層結構性問題待解:
礦源深度
除MP Materials與剛起步的Energy Fuels 專項外,整體稀土產能仍十分有限。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今年4月一篇分析指出,到2025年底MP Materials預計也只能年產1000噸釹鐵硼磁鐵,還不到中國2018年產量13萬8000噸的1%。
精煉基礎設施
美國化學分離產能極低,遠不及中國內蒙、江西、四川等地的產業聚落。
工藝訣竅
將氧化物轉化為合金與磁體所需的冶金專業與技術勞工稀缺。
政策整合
美國國防部、能源部與商務部的計畫彼此重疊,缺乏完整協調。
華爾街日報之前引述業界專家指出,若目前一系列計畫能持續順利推動,理論上可讓美國在3到5年內大幅降低對中國稀土的依賴。
然而REEx從目前美國國內主、客觀因素研判,美國要做到「從採礦到磁鐵」的完整供應鏈自主,需到2040年;即便比照開發新冠疫苗的全球協作神速模式,最快也要到2032年才能達標。
即便如此,屆時美國稀土產品價格的競爭力猶未知。華爾街日報指出,MP Materials和其他新興供應商都未公開它們產製的稀土磁鐵價格,但業內人士研判,生產成本很可能至少比中國高出50%。
REEx指出,川普為報復稀土管制而祭出關稅雖能製造對方壓力,卻無助建立基礎設施。關稅沒法變出化學反應槽、精煉萃取系統以及所需技術人員。
此外,對中國稀土課徵高額進口關稅,只會推高下游產品價格,在擺脫依賴前先嘗到通膨苦果。重建專業的稀土供應鏈需要的不只是市場與資金,尚有最重要的資本:「耐心」,而這正是北京過去數十年建立起稀土產業的關鍵。
成敗關鍵:遠見、擺脫選舉與季報表制肘
REEx指出,西方若想建立完整的稀土產業韌性,需要真正的「工業政策」—結合國家戰略、國際合作與民間資本的整合方案。
礦源多元化
美國透過與澳洲、加拿大、非洲的戰略合作,確保原料供應。
精煉與冶金
仿效中國包頭市白雲鄂博礦區的「產業走廊」模式,建立起加工聚落,將分離、合金製造與回收集中布局。
磁鐵製造
建立保證採購與國防採購支撐體系,穩定西方產品的價格。
人力與技術培育
重建化學與冶金專業教育,將大學與技職訓練中心與產業基地結合。
重要的是若無美國主導的全球協調策略,西方的稀土雄心將持續分崩離析,並繼續嘗到北京每一次政策變動的苦果。
REEx報告最後強調,若想在稀土供應鏈迎頭趕上,西方需要的是比釹或鏑更稀有的資本:遠見、紀律、協調能力,以及超越選舉週期與季度報表的勇氣。而未來10年將決定西方能否重建起自身工業脊樑,或將永久淪為中國的「長期客戶」。
責任編輯:林易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