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之所以被叫作錢,是因為錢能到處流轉。如果錢只停留在某個地方,就沒有意義了。國與國之間的貨幣也是相同的道理,只是各國貨幣能流通的範圍有限。以韓元為例,離開韓國幾乎就無處可去。韓元在韓國可以自由流通,能對經濟發展有所貢獻,但是只要一離開韓國,立刻就被綁住手腳,在國外很少人使用。全世界有兩百多個國家,大多數國家的貨幣都跟韓元一樣,離開自己的國家就無法流通。
美元卻不是如此,有著可以在全世界暢行無阻的「通行證」,因此美元的流向左右著全世界的金錢流向。只要美國不犯下嚴重錯誤,筆者認為美元的旅行已經是國際慣例,應該不會在未來30年內結束。希望讀者也能仔細閱讀美元的「旅行」,就能判斷是否真如筆者所言。
第一、可以在各國自由流動
美元誕生在美國,聯準會獨占美元的發行權,藉由在市場上買賣債券調控美元的供應。聯準會如果在市場上買入債券,債券會回到聯準會手中,美元則會從聯準會流向市場;如果聯準會賣出手上持有的債券,債券在市場上流通,美元則會回歸聯準會。聯準會放出的美元經由美國銀行體系流向美國企業與民眾的荷包,美國企業與民眾在美國境內利用美元消費、投資與儲蓄,美元在美國境內流通的方式與其他國家貨幣在該國國內無異。
不過美元除了在美國境內流通之外,也能在國外自由流動。根據美國經濟分析局(BEA,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的統計,2023年美國對海外銷售的商品價值約5,144億美元,從海外購入的商品價值約7,794億美元。假如美國買賣商品的時候使用美元支付,2023年美國光是在買賣商品的過程就有2,650億美元流向海外,這筆錢流向賣東西給美國的國家。
貿易收支反映一國對外國商品的買賣情況,2023年美國對中國的貿易收支為2,794億美元逆差,對日本是712億美元逆差、對韓國是514億美元逆差,表示這些錢透過國際貿易從美國進入中國、日本與韓國。對美國而言,只是利用自己印刷的美元向世界各國買東西,全世界能這麼做的國家也只有美國。
除了國際貿易之外,美國使用美元投資其他國家的企業和金融機構,在其他國家的金融市場購買股票與債券,當然也是使用美元。這些時候美元都會從美國流出,朝向其他國家流入。相反的,如果美國有貿易順差或其他國家對美國投資,美元就會回流美國。美國利用這種方式將全世界的商品市場、金融市場與美元緊密連結,美元在全球市場的影響力愈來愈大。
第二、影響各國經濟
流入各國的美元會被兌換成各國的貨幣。例如:三星電子出口半導體,收到美元以後,依照某個匯率兌換成韓元。如果這筆錢被三星電子用來發給韓國的員工當薪資,雖然三星電子出口半導體獲得的美元進入了銀行,卻會變成等值的韓元進入韓國國內,使韓國流通的韓元增加。
只要韓元的數量增加,韓國物價就有可能上漲,物價上漲會讓韓國民眾必須支付更多錢才能買到東西。明明是韓國企業對美國賣出商品,賺進美元,結果卻造成韓國物價上漲,是不是很諷刺。
當流入韓國的美元數量太多,通膨率提高,韓國的中央銀行就會發行債券,回收市場上流通的韓元。這種為了穩定貨幣的債券叫作「貨幣穩定證券」。韓國的中央銀行發行貨幣穩定證券回收韓元,可讓市場上流通的韓元減少,達到穩定物價的效果,但是債券供給增加會造成債券價格下跌,市場利率上升。韓國企業辛苦製造商品拿到美國銷售,賺得美元卻必須支付一筆成本來調控經濟,這就是美元享有的特權。
韓國業者利用出口賺進的美元未必會留在韓國。假如三星電子利用出口賺到的美元向台灣業者購買半導體材料,美元就會往台灣移動;假如三星電子用這筆錢購買美國債券,或把錢交給美國的分公司保管,美元就會回到美國。
中國與日本利用與美國貿易取得的美元大量購買美國國債。美國國債是美國的債務,美國利用債券向其他國家借錢,用負債借來的錢進口其他國家的商品。中國將一部分貿易賺得的美元借給其他國家,一部分用來進口其他國家的商品,美元因此在全世界到處旅行。在美元環遊世界的過程,許多國家的經濟受到影響。
第三、發行越多越賺錢
每次只要美國的經濟發生問題,美國就會利用發行美元來解決,這一點可以從美國聯準會的資產負債表得知。聯準會對市場放出美元時,利用在市場上買入債券,增加美元的供給量。買入債券會使聯準會的資產增加,資產增加的金額就是聯準會釋放出的貨幣量。這筆錢透過銀行流入市場,之後又從市場回到銀行,不停地循環。聯準會釋出的美元經由這個過程變成好幾倍,持續在市場上流通。
根據聯準會公布的資料,2008年7月聯準會的資產是9,000億美元。2008年美國房地產市場泡沫化,引發金融危機,聯準會立刻透過買入債券,對市場放出貨幣,大幅增加資產。2014年聯準會的資產達到4兆5,022億美元,幾乎是2008年7月的五倍;2020年新冠疫情引發的金融危機來襲時,聯準會再度向市場注入巨額資金。預計2022年聯準會資產增加到約8兆9,000億美元,短短十四年內,聯準會的資產增加大約九倍。如果這筆錢留在美國,美國的物價肯定失控,美元變成壁紙。然而國際金融市場早已臣服在美元的霸權之下,這筆龐大的金額往世界各國流動,推動美元的世界之旅,世界各國則是敞開雙臂歡迎美元到來,讓美國順利擺脫通貨膨脹的糾纏。
起初世界各國看到有美元自己找上門,紛紛表示歡迎,尤其是經濟不穩定的新興國家,對美元更是熱烈歡迎。這些新興國家有時候靠出口商品換得美元,有時候必須支付利息才能借得美元。剛開始流入各國的美元只有少許,後來有長達十多年,美元像洪水一樣湧入各國,堆積在各國的金庫裡。
各國雖然樂見金庫裝滿美元,實際上受惠的卻是美國。因為美國不論印刷多少美元,世界各國都願意接受,樂意將美元收下來存放,反而使美元的需求成長,造成美元價格上漲。美元指數是將美元與世界主要貨幣進行比較、展現美元價值的指標,2009年美元指數大約落在76至80,2024年5月上升到105。美元彷彿有魔法,不論發行多少,價值都不會降低,因此美國可以印美元賺錢。聯準會印發的美元進入美國的金融機構與企業,幫助美國順利擺脫金融危機與經濟危機。表面上看來像是聯準會的政策非常有效,其實背後全靠接收美元的許多國家在支撐美元價值。假如各國禁止美元旅行,美元的價值肯定暴跌,那麼美國至今將無法擺脫經濟衰退。
沒人能逃過「美元的旅行」
人到了一定年紀會想回鄉,美元到了一個時間也會返國。2022年美國用很快的速度調升基準利率,呼喚十幾年來不斷在世界各地旅行的美元回家。美國調升基準利率就是下達美元回國的命令,其中一個原因是聯準會持有的美國資產剩下7兆3,630億美元,兩年內減少約1兆6,000億美元。
收到回國的命令,流落在外的美元開始整裝朝美國出發。我們無法得知每一筆美元從何處歸來,只能猜測最先抵達的美元可能來自經濟發展較差、政治局勢較不穩定的國家。美元返鄉會影響外國投資人心理,引發美元撤離,造成一國的貨幣大幅貶值,由金融市場引發連鎖反應,最後癱瘓該國經濟。曾經好意收留美元的國家,卻在美元返鄉時面對殘酷的事實咬牙切齒。最諷刺的是,在美國困難的時候,接收最多美元的國家受美元返鄉的影響最大。十幾年來世界各國禮遇美元,歡迎美元到處旅行,但美元返鄉時無情地搗毀各國經濟,這正是擁有特權的美元的霸道之處。
美元無情地離開時,各國只希望美元離開的腳步可以放慢。2024年5月阿根廷的基準利率是年利率50%,幾乎是相同時間美國基準利率(5.5%)的十倍;位在歐亞大陸的土耳其也是把基準利率調升到50%,只為了避免美元流出,才不得已出此下策。阿根廷、土耳其的匯率受美元影響開始動盪,國家為了降低影響範圍宣布升息,依然無法留住美元,國際外匯市場隨著美元的動向起舞。
美元的故鄉是美國,美元也是美國創造的貨幣,在遊歷各國的旅途上,對各國的匯率、經濟產生重大影響,離開時還要衝擊其他國家的經濟。全球經濟因為美元笑,也因為美元哭。
在美元的旅行之中,沒有任何安全地帶,國家如果以安逸的態度面對,遲早會種下禍根,甚至陷入國家破產的困境。在美元的返鄉之路告一段落之前,全球金融市場的利率、股價、貨幣價值會不斷地大起大落。世界各國雖然想擺脫無所不能的美元霸權,實際上卻無能為力。美元的旅行充分展現世界經濟如何以美國中心運作,在美元霸權之下全球經濟失衡的問題。
☛ 《一本書讀懂匯率: 44個匯率關鍵概念,看懂全球經濟脈動,做對投資理財決策》立即購書:商周Store、博客來
《一本書讀懂匯率: 44個匯率關鍵概念,看懂全球經濟脈動,做對投資理財決策》
作者:盧泳佑, 趙慶燁
譯者:陳柏蓁
出版社:商業周刊出版
出版日期:2025/04/24
作者簡介
盧泳佑
《每日經濟新聞》國際經濟記者、經濟學博士
為《每日經濟新聞》撰寫國際經濟問題相關文章。秉持著「經濟是很多人心理的綜合體」的理念,努力讓人們了解經濟現象的新視野和角度。1996年開始記者生涯,報導經濟政策、金融、證券、國際、發行等領域,並以編輯身分參與新聞製作。2013年,在美國范德堡大學獲得博士學位,論文從政治經濟學角度分析國際貿易。曾以題為「企業引發的經濟危機」的專題文章榮獲「2015年記者協會韓國記者獎」。著有解釋國內外各種經濟現象的《鉗子經濟》、分析AI將如何改變資本主義經濟的《AI資本主義》,合著有闡釋利率原理與經濟現象關係的《一本書讀懂利率》。
相關著作:《一本書讀懂利率:利率就是錢的時間價值!40個關鍵概念,解析利率為什麼有高有低,該怎麼用它才聰明》
趙慶燁
KB金融管理研究所前所長、工商管理博士
曾在《每日經濟新聞》、KB金融集團經營研究所從事國內外總體經濟、金融市場、資本市場、房地產等金融相關領域的工作。親眼見證1990年代末期的亞洲外匯危機、到全球金融危機,新冠疫情等市場動盪的時刻。期盼金融能在現實世界發揮作用,並希望金融市場和金融業能基於原則和創造力,接受新技術和社會變革。對青少年和社會新鮮人學習金融非常感興趣。合著有《金融強國、錢活韓國》、《G2時代:中國對抗美國的超級大國戰略》、《向全球經濟領袖請教》、《一本書讀懂利率》。
相關著作:《一本書讀懂利率:利率就是錢的時間價值!40個關鍵概念,解析利率為什麼有高有低,該怎麼用它才聰明》
責任編輯:高郁捷
核稿編輯:張勝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