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壯圍生活節自7月26日起在宜蘭壯圍沙丘生態園區登場,活動包括美食市集、創意手作、自行車輕旅行,並展出15件地景藝術作品,邀請民眾體驗壯圍的自然風貌與人文魅力。8月29日至31日還將舉辦3場音樂會,邀請鄭宜農、大支、沈文程、葉璦菱等歌手輪番演出。本文整理2025宜蘭壯圍生活節的時間、系列活動、交通方式及周邊景點資訊。

2025宜蘭壯圍生活節時間、地點

宜蘭壯圍生活節是什麼?

宜蘭壯圍生活節由交通部觀光署東北角及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宜蘭縣政府與壯圍鄉公所共同舉辦,透過導覽走讀、自行車旅程、在地食材與手作體驗、市集及音樂會等多元活動,展現壯圍的自然風光、人文生活與在地藝術。

2025年策展主題為「阡陌縱橫沙海間」,從老鷹視角俯瞰壯圍,呈現蘭陽溪孕育的豐饒平原,以及噶瑪蘭族世代守護土地的足跡。

2025宜蘭壯圍生活節音樂會(8月場)

2025壯圍生活節「星夜沙丘音樂會」8月場將於8月29日至31日舉行,共邀請14組藝人與表演團體輪番演出,帶來多元精彩的音樂演出。

日期 時間 表演卡司 主題
8/29(五) 17:00~21:30 YASH余耀祖|楊肅浩|沈文程|王宏恩|葉璦菱 霞光夜嶼
8/30(六) 18:00~21:00 甜約翰Sweet John|追風少女FALI |貨櫃兄弟 Reloading Bros|大支ft. STACO 阡陌交織
8/31(日) 17:00~21:00

Voco Novo爵諾歌手|雷擎X明馬丁Musa|鄭宜農|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The Puppet and Its Double Theater

縱橫沙海

星夜沙丘音樂會採自由進場及入座,歡迎民眾自備野餐墊、露營椅及環保餐具。活動遇小雨將照常舉行。

2025宜蘭壯圍生活節市集(8月場)

今年宜蘭壯圍生活節「沙丘市集」8月場將匯集18個特色攤位,帶來在地美食、農產與手作體驗。

  • 活動時間:8/30(六)、8/31(日)16:00~21:00

2025宜蘭壯圍生活節8月場市集名單及攤位配置圖。(來源:2025壯圍生活節官網)

2025宜蘭壯圍生活節體驗活動

2025宜蘭壯圍生活節共邀集牛頭司耕牛小學堂、真食感受米食工作坊、路邊烤肉X圍食堂、嶼伴書間、藏甜手作坊/柚子藝術工作室、金魚厝邊、廢墟餐廳、奇立板部落等在地品牌推出多元體驗活動。

以下整理尚未結束的體驗活動資訊:

蘭陽金柑小農料理聚會

由路邊烤肉X圍食堂、微圍共創食農工作室共同舉辦,帶領民眾品嚐金柑酒調飲及金柑小農沙拉,感受金柑的酸甜與柑橘香氣,並分享如何將金柑從土地扎根到日常生活中。

柚見藏甜的手作體驗

藏甜手作坊推出的甜點手作體驗,選用在地小農作物為食材,結合西式甜點工法,讓民眾實現對甜點的創意想像。同時,柚子藝術工作室受邀為繪製甜點插畫,作品與周邊商品將於店內展出。

  • 活動日期:8/30(六)、8/31(日)14:00~18:00
  • 活動地點:藏甜手作坊
  • 報名方式:於店內消費滿350元,即可免費體驗手作課程

奇立板部落文化體驗

位於宜蘭壯圍鄉東港村的奇立板部落,是噶瑪蘭族的重要聚落之一。族人在此重建傳統家屋,並展示部落文化特色。活動內容包括家屋導覽、花生採收、紅瑪瑙手環DIY及海祭影片講座,讓民眾親身感受噶瑪蘭族的生活智慧與文化傳承。

農村米食文化體驗:柴燒紅龜粿、南瓜粿

「牛頭司耕牛小學堂」為壯圍在地的親子體驗農場,以耕牛文化為主題,提供餵牛、梳洗、犁田等互動體驗。壯圍生活節期間,特別加碼推出紅龜粿與南瓜粿製作活動,讓大小朋友更貼近傳統農村生活。

頭城老街小鎮藝遊趣

由在地品牌「金魚厝邊」帶領走讀頭城老街,串聯彩繪牆、十三行古宅、北門土地公廟、李榮春文學館及文學巷等景點,並走訪第十屆頭城老街文化藝術季展區,帶領民眾體驗在地人文風情。

2025宜蘭壯圍生活節自行車輕旅(8月場)

由宜蘭壯圍孔明自行車團隊引領的「自行車輕旅」,共有南北2條路線,從壯圍沙丘生態園區出發,騎電動輔助車環遊當地,拜訪在地特色商家、社區與藝術聚點,沿途欣賞海岸田園風光,深度體驗壯圍風情。

即日起報名8月梯次者,可享8折報名費優惠,還可獲100元市集消費抵用券。

2025宜蘭壯圍生活節自行車(北線)

  • 騎乘路線:壯圍沙丘→過嶺保安宮→大福旭日觀景平台→竹安河口→頭城老街(午餐)→礁溪防潮閘門→牛頭司→後埤社區→壯圍沙丘(地景藝術裝置)
  • 騎遊距離 : 約32公里
  • 活動日期:7/26(六)、8/30(六)
  • 活動時間:08:30~17:00
  • 報到時間:08:00
  • 報到地點:壯圍沙丘smile店外空間 
  • 報名資格:滿12歲、145公分以上
  • 報名方式:線上表單報名,至各場次前3日截止報名
  • 報名費用:1500元

2025宜蘭壯圍生活節自行車(南線)

  • 騎乘路線:壯圍沙丘→五十二甲濕地→利澤簡老街→流流社→傳藝中心→官老爺休閒農場→阿祖ㄟ土礱間→廍後部落→廍後社區海景鞦韆→壯圍沙丘(地景藝術裝置)
  • 騎遊距離 : 約33公里
  • 活動日期:7/27(日)、8/31(日)
  • 活動時間:08:30~17:00
  • 報到時間:08:00
  • 報到地點:壯圍沙丘smile店外空間 
  • 報名方式:線上表單報名,至各場次前3日截止報名
  • 報名資格:滿12歲、145公分以上
  • 報名費用:1500元

2025宜蘭壯圍生活節地景藝術裝置

2025宜蘭壯圍生活節地景藝術裝置地圖。(來源:2025宜蘭壯圍生活節官網)

壯圍沙丘生態園區設有多件常設藝術裝置,今年壯圍生活節更邀請藝術家駐地打造2件全新地景藝術作品〈千變萬畫〉與〈沙丘捉迷藏〉,結合原住民文化與趣味探索元素,為活動增添亮點與互動觀賞體驗。

地景藝術裝置〈千變萬畫〉

2025壯圍生活節地景藝術裝置〈千變萬畫〉。(來源:2025宜蘭壯圍生活節官網)

由藝術家飛魚·瑪德諾·米斯卡創作,作品以原住民族菱形圖案為基底,白底、紅黑原點是土地最早的顏色,也是神界、靈界、人界共同的色調。

藝術家以此作品和壯圍最初的族群KAVALAN祖靈對話,部分作品埋入土地象徵扎根,露出三角點象徵先民守護家園。作品為觀者框出的透明空間,隨壯圍沙丘水岸景致變化,形成畫作,也隱喻流動的土地歷史。

地景藝術裝置〈沙丘捉迷藏〉

2025壯圍生活節地景藝術裝置〈沙丘捉迷藏〉。(來源:2025宜蘭壯圍生活節官網)

藝術家陳依慧以竹子包覆鋼筋結構,在作品中設計了多處可以「穿梭」與「躲藏」的空間,讓觀賞者能重拾孩提時期的好奇心,在各個角落探索和發現新奇的事物。

藝術家與「葉子工作坊」合作,邀請民眾蒐集各種植物落葉,經拼貼、剪裁及堆疊形成圖像符號,再巧妙融入地景藝術品中。

2025宜蘭壯圍生活節交通指南

自行開車

  • 台北南下:國道5號往宜蘭方向→宜蘭交流道38公里下→縣道191甲線往壯圍方向→台2線→行至約149.3公里處。
  • 花蓮北上:台9線往蘇澳、宜蘭方向→國道5號→宜蘭交流道38公里下→縣道191甲線往壯圍方向→台7線→台2線交岔路口左轉→行至約149.3公里處。

壯圍沙丘生態園區內設有免費停車場,供民眾使用,請依交通指示入園停車。

大眾運輸

接駁車

今年壯圍生活節在「星夜沙丘音樂會」當日提供付費接駁服務:

  • 接駁日期:8/29(五)、8/30(六)、8/31(日)
  • 票價:30元(僅收現金,恕不找零)
  • 發車地點:宜蘭後火車站壯圍沙丘生態園區
  • 發車時間:
    • 宜蘭後火車站:15:00、16:00、17:00、18:00、19:00、20:00、21:00
    • 壯圍沙丘生態園區:15:30、16:30、17:30、18:30、19:30、20:30、21:40

2025宜蘭壯圍生活節周邊景點

蘭陽溪口

蘭陽溪口。(來源:東北角及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官網)

位於宜蘭東港,是三條河流交會形成的河口沖積扇與沙丘沼澤,擁有豐富鳥類和魚類生態,是國際級賞鳥熱點。遊客可沿濱海自行車道慢騎賞景,遠眺龜山島,享受自然生態與海岸美景的結合。

大福觀海旭日平台

大福觀海旭日平台。(來源:東北角及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官網)

位於宜蘭濱海自行車道北段,原名「大窟」,地勢低窪但景觀開闊。平台兼具單車休憩與景觀功能,可欣賞蘭陽八景「龜山朝日」,遠眺龜山島與壯闊太平洋,晨光時分更是拍照打卡的好去處。

大福補天宮

大福補天宮。(來源:大福補天宮臉書粉絲頁)

壯圍唯一女媧廟,始建於1851年,每年農曆五月初九舉行盛大祭祀。廟內香火鼎盛,信眾可祈求姻緣、生子及女媧娘娘庇佑,兼具歷史與文化價值,是探索壯圍在地宗教特色的必訪景點。

2025宜蘭壯圍生活節常見問題

2025宜蘭壯圍生活節需要門票嗎?

2025宜蘭壯圍生活節星夜音樂會與市集活動免費皆為參加,部分體驗活動額外收費。

2025宜蘭壯圍生活節有哪些表演藝人?

2025宜蘭壯圍生活節邀請多組音樂人登台獻唱,包括萬芳、鄭宜農、大支、李竺芯、桑布伊、甜約翰、沈文程、王宏恩、葉璦菱等。

如何前往2025宜蘭壯圍生活節?

可於宜蘭後火車站搭乘官方接駁車前往,或自行開車前往至壯圍沙丘生態園區,園區內設有免費停車場。

2025宜蘭壯圍生活節地景藝術裝置展出到什麼時候?

壯圍沙丘生態園區內的地景藝術裝置將展出至2026年2月28日。

延伸閱讀:
2025大稻埕煙火8/30壓軸!煙火時間、觀賞地點、演唱會、交通管制全攻略
2025日月潭花火節全攻略!煙火時間、觀賞點、交通接駁一次看
2025台中石岡熱氣球嘉年華8/29登場!煙火時間、購票資訊、交通接駁資訊一次看
2025(114年)行事曆:下半年多2連假!教師節、光復節請假攻略

核稿編輯:陳虹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