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爆料盛行、網友串聯迅速的時代,社群輿論一旦處理不當,究竟會對企業或品牌造成多大的衝擊?
這,正是台灣麥當勞面臨的棘手課題。
連續十二年,每逢農曆年間,麥當勞都會推出「金迎招財薯來堡」限量商品,並與知名角色IP聯名。然而,今年原訂與日本三麗鷗合作的美樂蒂聯名,卻硬是在開賣前一天緊急喊卡,多數人認為,關鍵原因就在網友們群起抵制,紛紛寄出中日文信件給三麗鷗總部,呼籲其停止合作。
而麥當勞也在臉書粉絲團間接證實:「鑒於目前的社會討論狀況,我們決定取消本次聯名活動。」
向來形象良好的速食龍頭,為何引爆網友這麼大的怒火?
事件要從去年十二月中,一則在社群平台Threads上的貼文說起。
當時,一名母親發文,指控自己十七歲的女兒先前在麥當勞打工時,遭到前主管以排班權利為由,性侵長達一年,導致女兒罹患憂鬱症自殺身亡。此文一出,迅速在社群上延燒。
九天之後,麥當勞發表了聲明,強調「公司至表遺憾,並全力配合執法單位調查」。往後幾天,他們陸續在公司官網公布了時間序,並說明內部處理流程。
十二月底,麥當勞在官網上張貼出六百多字的道歉聲明。然而,他們的臉書、IG和Threads等社群平台隻字未提該事件,只有新品資訊、行銷活動等早已排定的宣傳貼文。
這種被網友們認定為「冷處理」的態度,讓社群上的不滿逐漸引爆。
網路開始出現兩派聲音,一派主張「用不消費懲罰企業」,串聯抵制麥當勞;另一派則反其道而行,例如一群建中學生刻意曬出揪團吃麥當勞的合照,還引發全台多間男校仿效,最終以建中校長發表聲明,向社會大眾致歉作結。
事件發展至此,變得越來越複雜。直到一月十五日,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