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認識零售服務業的老闆或主管,問他們近年工作上最大的煩惱?十個有九個,可能會告訴你是「缺工」。

疫情之後,零售服務業面臨大缺工困境,根據一○四人力銀行大數據,零售服務業二○二四年中時,職缺數高達近十八萬個,是國內缺工最嚴重產業的第二名。

而且根據國內薪資調查網站「比薪水」今年初的調查,民生服務業有高達八六.五%的員工打算在今年離職,原因是產業薪資結構限制,薪資長期偏低。

找人難、留人更難,這難道是零售服務業逃不過的宿命?

同樣受到少子化困境衝擊的日本,日經新聞社以及求職網站Mynavi每年都會針對大學畢業生進行求職意願調查,近兩年蟬聯文科畢業生最想進入企業第一名的,並非傳統印象中高起薪的金融業、航空業或是大集團,而是零售業的宜得利家居。

小檔案_宜得利

成立:1967年
創辦人:似鳥昭雄
台灣宜得利董事長:佐野雅俊
主要產品:家具、家飾、居家生活用品
成績單:2024財年全集團營收8,958億日圓

宜得利為何能夠擺脫零售業先天體質困境,吸引日本畢業生指名搶進?

大學畢業就進入宜得利,服務超過二十八年的台灣宜得利董事長兼總經理佐野雅俊受訪表示,不管是台灣或日本,零售業在薪資上確實有其弱勢的地方,但不代表對人才的吸引力就同樣弱勢,關鍵就在於能不能讓員工「看見未來」?

很多人認為,企業想要吸引求職者,只有起薪高或知名度高這兩種武器,但佐野雅俊在宜得利看見的是「未來性更勝於知名度」。當企業提供員工看得見的職涯方向、升遷路徑、薪資成長、發展目標,「隨著公司成長,員工也能夠對應成長、職位與薪資提升,就會成為強大的人才吸引力。」

打個比方,台灣許多企業提供給員工的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