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躺平」和「安靜辭職」(Quiet quitting)成為熱門話題,大多因為年輕人看不到未來,又被慣老闆使喚,沒有成就感,因此出現安靜辭職的心態。還需要這份薪水,所以還是留著工作但不努力,自以為可以以懲罰老闆。
好比是身體留在公司,但是我的靈魂已不在,在意識層面,我領你薪水,但不再為你付出,所以我懲罰了你。但實際上這樣做卻是在懲罰自己,因為我們工作除了賺錢,不就是要追求學習和成長嗎?如果沒有得到學習成長的工作,在職場浪費生命要幹嘛,任由自己不努力,在不對的地方綁住我們的身體,誰的損失大?一份找不到熱情、討厭老闆、沒有學習成長空間的工作,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Fire老闆,趕快找下一份可以燃燒熱情的工作。
因為你不敢直接Fire老闆,仍然想要這一份薪水,所以虛擲自己寶貴的時間,做自己不想要、沒興趣的事。對人生缺乏想像和期望,不嘗試新的事物,等到年紀越長、沉沒成本越高,可選擇的機會越少,其實是對自己最大的懲罰。
比利時一家媒體調查60歲以上老人最後悔的事是什麼,第一名是「在年輕的時候沒有好好努力,以至於一事無成」。所以我真的不希望看到年輕人在60歲之後加入後悔的行列,你拿青春做什麼,當然要拿去實現你的夢想。
全球通膨時代來臨,後疫情時代讓工作模式出現很大變化,現在的工作越來越多元化,朝九晚五的工作也在改變中,混合式上班、自由工作的生活型態比比皆是。目前職場希望的T型人才除了擁有專長技能,還需具備軟實力,如:創意、批判性思考、跨界合作及靈活度等能力。
因此處在一份不適合的工作,不應用消極的態度和它綁在一起。現代新科技發展,提供工作者更多選擇機會,不論是線上、線下、在家、在辦公室,兼職或全職,都有更多選擇機會,走出跟以往不同的型態,因此勇敢嘗試是幫助自己改變的第一步。
想走就快走,想留就好好留
另一方面,我知道這年頭工作難找,找到工作後堅持更難。不喜歡工作的原因很多,有時是公司的組織人事物換星移,讓你覺得不如歸去;有時是你自己遇到玻璃天花板,無法突破;有時只因好朋友離開,讓你心生離意。
有沒有可能,你不喜歡這工作,是因為還沒有看到工作的全貌?通常處在資淺職位的階段,還無法看到工作的全貌和願景,較難讓人有成就感。所以先釐清自己不喜歡這工作的原因,然後問自己可以改善嗎?有沒有嘗試努力過?離開後會有更好的想法嗎?有沒有可能問題是出在你身上,因為你還沒有成長到讓別人看到你、非你不可。
不論你是什麼理由,要留還是要走,想清楚、快快行動。要留,就調整好心態,再給自己一次機會好好表現。要走,就速速離開,或許還能碰見更好的機會。最糟糕的就是一直在走或留之間,用「躺平」和「安靜辭職」來做無聲的抗議,徒然浪費青春。
「躺平」和「安靜辭職」是對自己最殘忍的一種狀態,它會腐蝕掉你的機會。因為工作難找,大多數人都不敢輕舉妄動,但這樣的心態是糟糕的,自己不快樂、沒有熱情,也得不到成長。更何況安靜辭職久了,老闆也不是笨蛋,總有一天會把你淘汰掉。
我遇過一位很有企圖心卻遇到瓶頸的中階主管,他的能力總是無法再上一層,一段時間沒能升遷,所以對公司有所抱怨。因為自尊心強,無法放下身段不恥下問,後面優秀的下屬又急起直追,讓他壓力很大,於是對下屬嚴厲苛求,想要一手遮天,以掩飾自己的不足。但上層已經下令要求他改善,他想走又不甘心,想留又充滿埋怨。他抱持「安靜辭職」的心態,不僅糟蹋自己,也拖累組織,最後終於被上層勸退,保住他的顏面。
每一個職務都有他的挑戰,若能面對每一次的挑戰,享受克服後的快樂,試著找出工作中自己喜歡的那部分,或許可以發現熱情所在。工作都有讓人快樂跟煩惱的部分,我們必須概括承受,也學著享受,才是工作的全貌。當失去熱情的時候,你應該開始改變,問自己想去哪裡,找出目標。有目標,熱情就會燃燒,青春是用來揮灑,不是浪費的。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