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50歲,很多人都會想:「接下來該怎麼辦呢?」這或許是每個人都會感受到的一種人生倦怠。我自己也一樣。
僅僅繼續過著和以前一樣的工作和生活,這樣就可以了嗎?一想到這裡,疲憊漸漸變成了無力感,於是只能接受自己就這樣慢慢老去嗎?不安、孤獨、焦慮的情緒隨之而來。
接受50歲這個現實,接下來要怎麼做、該如何努力?在思考這些時,我決定試著稍微放鬆一下肩膀的力量。
回顧過去,從踏入社會至今,我一直都告訴自己不能輸、必須做、一定要做好,始終都在繃緊神經努力。
當然,未來我也想繼續努力。但我希望找到一種和以前不同的「全新的努力方式」。卸下過去的束縛,回歸本眞,讓人生下半場過得更充滿樂趣與精彩。
「想被這樣看待」的自我意識、「這點絕對不能讓步」的自尊、「成年人就該如此」的刻板觀念——那些陳舊的想法對未來的人生已經沒有任何價値。
我決定把它們全部揉一揉,隨手丟進垃圾桶。
這麼做之後,我感覺有些埋藏在內心深處的東西甦醒了——那是隨著年齡增長而深藏心底的少年時期的自己。
一個自由奔放、純眞無邪、滿懷夢想與憧憬的自己。一個什麼都敢嘗試、充滿挑戰精神和創意,並擁有旺盛好奇心與行動力的自己。這宛如我人生中的第二次誕生。
大人更該像10歲少年般憂無慮的生活
假如人生可以活到80歲,那麼我還有30年;如果能活到100歲,那麼還有50年。
如果只是漫無目的地度過這些時間,或許只是靜靜的老去而已。但是,如果由自己來決定「接下來的人生理念」,將自己視為「主角」,為人生的「劇本」描繪藍圖,那麼接下來的人生就像完全嶄新的一段旅程,充滿了令人期待的樂趣。
我的人生理念是「有趣、開心、隨心所欲」。
或許會有人笑我像個頑皮的孩子,但我非常喜歡這樣的自己。沒錯,像孩子一樣活著又有什麼不好呢?
我的理想是像10歲的自己那樣生活。每天過著沒有計畫,也沒有算計的生活,只是專注於眼前的有趣事物,全然投入,直到日落。
「什麼都能做到!」這種自信滿滿的心態,讓每天都充滿樂趣。
即使今天發生了不愉快的事,到了明天就會忘記。10歲的男孩就是這樣,充滿活力,無憂無慮。
對未來的人生,從未想過要以成為億萬富翁,或獲得更顯赫、更有名的頭銜為目標。我想要重新培養那個曾經確實存在於我生命中,卻在不知不覺間遺落在某個角落的「純眞少年」。
當確立了這個想法的瞬間,我的視野變得開闊,每一天都充滿了樂趣。
*本文摘自遠流出版《松浦彌太郎:50歲後我想這樣過》

《松浦彌太郎:50歲後我想這樣過》
作者:松浦彌太郎
譯者:朱立亞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25/07/30
作者簡介
松浦彌太郎
散文家。2002年於中目黑開設「COWBOOKS」,成為精選書店的先驅。自2005年起,擔任9年的《生活手帖》總編輯。其後轉入資訊科技業界,擔任「美味健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自2006年起,也擔任公益財團法人東京兒童圖書館理事。其他經歷包括負責統籌編輯UNIQLO的「LifeWear Story 100」以及擔任《Dean & Deluca Magazine》總編輯。曾執導電影《地方總在旅途中》。著有《今天也要用心過生活》、《松浦彌太郎の100個工作基本+100個生活基本》、《像隨筆作家一樣生活:松浦彌太郎的寫作與思考方式》等。以「正直、親切、笑容、每天用心生活」為信念,持續透過書寫與行動,探索生活與工作的樂趣、豐富與學習。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芊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