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對於家裡的設備已經不再要求,也不在乎用什麼東西,對許多事物都不再堅持和講究。但是唯有一件事情我「堅持絕對不做」。

那就是「在家裡找東西」。

光是想到要找東西,我就有如身處在擠沙丁魚般的電車裡一樣充滿壓力。為了不見的東西東翻西找,真的很浪費時間。

「翻遍整個家裡還是找不到,買了新的之後,東西就找到了」。這種經驗很多人都有,不只浪費了時間,還白白花了錢,實在太可怕了。生活中要盡可能的避免出現找東西的時間,才能過得舒服自在。

為了絕對不要「找東西」,我平常會徹底做到「不增加家裡的東西」,而且「每樣東西都有固定的擺放位置」。

有一種很常聽到的整理收納方法叫做「隱藏式收納」,這種方法雖然不錯,但是我完全不會想這麼做。

因為就實用性來說,不把東西收起來反而更方便。

幫東西貼好標籤,依照類別分開收納,也許這才叫做「確實做好收納」。不過,由於我的東西根本就沒有多到足以分類,所以最後我採取的方法是「收好就好」,目的只有能讓我快速拿到想要的東西就好。

讓東西一目了然的收納法

所有東西一目瞭然,不用特別去記住收在哪裡,整個空間看起來也不會雜亂無章。

與其在收納方法和工具上花心思,其實只要在使用動線和擺放上用一點小技巧,整個家的便利性和舒適度就會大幅提升。

「收好就好」的方法有以下3個原則。

  1. 常用的東西採吊掛式
  2. 抽屜和櫃子採區塊式收納
  3. 把會同時用到的東西收在一起

我只靠著這3個原則,就成功讓「找東西」這件事在我家徹底消失。可以完全不必做「自己堅持絕對不做」的事情,我非常開心。

對於自己覺得討厭、覺得麻煩的事情,如果不馬上想辦法改善,很容易就會擺爛。事實上,只要針對自己「堅持絕對不做的事情」立刻想辦法改善或是避免,生活就會快樂許多。

說到「整頓居家環境」,大多數的人想到的可能都是把家裡打掃、整理得一塵不染,但我認為其實不需要做到這樣。

因為每個人「喜歡的氛圍」、「覺得舒服的空間」都不一樣。

有的人覺得零亂才有放鬆的感覺,也有人喜歡乾淨的空間帶來的平靜感。有的人討厭生活感,有的人則能從生活感中獲得安心。即便是同一個環境,感受也因人而異。面對打掃和整理,我也秉持一樣的輕鬆態度,認為「只要自己滿意、開心就好」。

我自認為是個會仔細打掃、整理家裡的人,但這純粹只是因為乾淨的環境能讓我心情變好,感到自在。

髒汙和東西堆久了,之後就得花更多力氣來整理。相反的,分次、少量進行,不管是勞力上還是心情上,都能用比較輕鬆的方式來完成。

最痛苦的莫過於明知道「不能不做」,卻完全不想動,只好強迫自己非做不可。願意做當然最好,不過如果能找個「不用做就能達到目的的方法」認真去落實,也能從中獲得許多發現和樂趣。

*本文摘選自春天出版《低成本生活

書籍簡介

《低成本生活:每月用不到台幣一萬五就能過充實簡約的生活!不用努力工作,生活依然從容不迫!》

作者: 風野民
譯者: 賴郁婷
出版社:春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01/10

作者簡介
風野民 かぜのたみ

YouTuber。YouTube語音頻道「KAZETAMI RADIO」主持者,主要分享關於「調整生活和自己」的內容。一開始以極簡生活家的身分在網路上分享情報,後來除了物品之外,簡約的精神慢慢擴及至用錢方法、工作方式等生活相關的各個面向,目前過著生活費不到台幣1.5萬的低成本生活。溫柔的口吻以及掌握事物本質的尖銳內容在網路上引發熱烈討論,社群媒體追蹤人數已突破8萬人,本書是作者的第一本著作。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