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人最大的困擾之一就是:要怎麼做,才能活得不那麼累?
仔細想想,這的確是一種現代人共同的困擾。很多人都想活得沒心沒肺、無論外界發生什麼都能心無波瀾。但隨著社交網路的普及,我們每個人都難以面對來自他人的評價。曾經有人問我:老師,我怎麼樣才能不那麼在乎別人的評價與目光呢?
如果說以往的評價多數來自熟人,那麼現在,連完全陌生的人也能對你進行評論。搭計程車,司機也可以給你評分;點外送,外送員也能留言評價你……,於是我們漸漸發現,日常生活中無時無刻都可能被人留下口碑。
因此,越是在意的人,就越會變得處處謹慎,因為一個小小的疏忽,就可能被貼上「差評」的標籤。
告訴大家一個祕密:其實所有人都很在乎別人的負面評價,而有些人之所以能表現得雲淡風輕,是因為他們擁有比較強的鈍感力。
培養鈍感力,對抗過度敏感的人生
所謂的鈍感力,其實就是一種「知道別人不喜歡我,但我不那麼在乎」的能力。如果說敏感是能夠察言觀色、洞察他人心思;那麼鈍感,就是主動或被動的選擇關閉自己接收評價的管道。
我們平時接收到的負面資訊確實不少,而刻意關注這些訊息,其實是人類的本能。人類的祖先透過接收負面訊息,得以在危機四伏的環境中存活下來。
只有關注負面資訊才能夠讓一個人平安、順利的活下來,到了現代社會,這些負面資訊就變成了無所不在、直接而惡意的評價。
我有個朋友就說,有時候他在看自己微博的評論,即使有1000則評論都是在誇獎他,但哪怕有2、3則負面評論,就會瞬間被那幾則負評影響,情緒低落大過所有好評帶來的快樂。
其實每個人都一樣,當你在朋友圈發文,10個人都誇你瘦了,但只要有1個人說你胖了,你就會想跟那個人爭辯說:「我不是胖,只是水腫而已。」
我曾問過身邊的朋友,他們都是怎麼面對負面評論的呢?他們往往會說:「看久就習慣了。」我想了想,確實如此。
如果一個人能在人生早期經歷一些挫折、承受一些不那麼理想,甚至是明顯負面的評價,確實會有幫助。
我很感謝我小學時期的班主任,記得從一年級到四年級,我每年都獲得最優秀學生的評分,結果五年級的時候,老師故意沒有評我為最優秀學生。當時,我跪在雪地裡哭得稀里嘩啦,感覺自己就像悲情電視劇中的男主角,後來我還去問老師原因。
老師回答:「沒什麼原因,就是你做得不夠好。」雖然當時無法理解,但是這件事情確實給了我很大啟發——人不需要每一次都做到完美。
如果一個人能在人生早期經歷一些挫折,學會面對來自他人的評價,培養出適度的鈍感力,那他一定能走得更遠。
尊重他人情緒,是情商更高的體現
雖然挫折教育很重要,但這並不代表我們要刻意打壓自己,更不能因為缺乏基本的共情能力,而對他人的情感表現冷嘲熱諷,甚至以此為傲。
有時候,我會故意逗我的太太,特別是在她看一些感人電影的時候,每到動情之處她總會哭得稀里嘩啦,但我的淚點可能比較高,常常在她落淚的時候忍不住笑出來。後來,我也開始反思,就算自己沒被情節感動,也不應該露出嘲笑的態度。
即便你有很強的鈍感力,甚至有時你可能會覺得別人太過矯情或過分敏感,我們也不應該將沒有感受的這面表現出來。而是學會尊重他人的情緒感受,用更強大的鈍感力讓對方知道,你能夠感受到她的感受。
真正成熟的鈍感力,不是去嘲笑情緒外顯的人,而是能在理解對方感受的基礎上,適當表達出自己的情緒反應,或者選擇在對的時機沉默與共感。
不玻璃也不木頭,你可以剛剛好
我想大家一定會問:怎樣才能在鈍感和敏感之間找到平衡呢?其實,沒有人天生擁有高情商,也沒有人天生就有鈍感力或高敏感,能夠同時具備敏銳與穩定情緒的人,往往都是在後天學會了自我調節與自我覺察。
如果過於敏感,常會將困難或失敗過度歸咎於自己,認為都是自己的錯,甚至因為別人一句無心的話、一個無意的舉動,就在心裡產生很大的波動,陷入煩惱與自責的情緒裡。
而如果是過於鈍感,則常常無法察覺他人的情緒或暗示,往往得罪人而不自知,在無意之中就錯失了很多重要的機會,或是讓自己陷於尷尬與誤解之中。
所謂「言多必失」,我有時候也會說出一些「傻話」,後來我決定,當我又說出「傻話」時,就把它們全部記下來,三不五時拿出來看一看,也反省自己怎麼能夠說出這麼「蠢」的話呢?我也會思考:如果換個方式表達會不會更好;那些事如果換個方法嘗試的話,會不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只有不斷的積累和反思,才能慢慢打磨自己的鈍感與敏感,並在兩者間找到平衡。
敏感與鈍感表面上看似對立,其實卻是相輔相成。若一個人缺乏鈍感,敏感就容易演變為過度反應或情緒化的衝動;但若缺乏敏感,鈍感又容易變成遲鈍或不解風情。
可見,二者雖然相對,卻並不互斥。適度的敏感讓我們細膩入微,適度的鈍感則能幫助我們保持穩定與淡定。
因此,我們要持續反思,學會在敏感和鈍感之間找到平衡,只有將兩者結合起來,才能既遠離自尋煩惱的陷阱,又能對重要的事保持專注,提高自身的效率。
*本文摘自野人出版《看得越遠,走得越直》
《看得越遠,走得越直:沒空在角落哭泣,找好人生座標,我獨自升級!》
作者:艾力
出版社:野人
出版日期:2025/08/27
作者簡介
艾力
★當當網年度最具影響力作家
★中國作家富豪榜年度新銳作家
★亞馬遜中國年度新銳作家
本名努爾艾力.阿不利孜,現任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英語教師、「原力英語」創始人、託福中國青年品牌大使,曾擔任中國選秀節目《超級演說家》、《奇葩說》參賽選手。
作為知名英語教學專家,獨創IKCMI教學法,面授學生破萬;網路課程「酷艾英語」播放破億;「原力英語」學員超過10萬,教導學生遍布全球各地,其中不乏哈佛、耶魯、牛津、劍橋等名校的學生。
「34枚金幣時間管理法」創始人,著有《你一年的8760小時》、《人生的84000種可能》等暢銷書。也是前新東方教育集團演講師與培訓師、北大傑出校友。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