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旅程前的靜止時刻,讓我重新看見了這幾年自己走過的路。
出國旅遊時,你最期待的時刻是什麼?有人喜歡剛踏進日本機場的那一刻,也有人最愛在某個景點、某間餐廳坐下來吃第一口拉麵。
而我,可能有點不太一樣。我最喜歡的時刻,是在桃園機場前往日本的候機室裡。每次要出發的時候,那裡總讓我心跳得特別快,像是打開一本故事書前那樣的安靜停頓。
睽違5年出國,在一樣的地方發現「自己的不一樣」
去年3月,我又回到了那個熟悉的地方——疫情後,睽違5年的第一次出國旅行。踏進一樣的虎航候機室,氣味、燈光、椅子的排列幾乎都沒變,但我知道,有什麼變了。那個「變了」的,是我。
5年前,我也站在同樣的位置,看著窗外的飛機起降。那時候我還沒做Podcast,還沒開始經營YouTube,連「創作」這個詞都不曾真正停下來思考。
我喜歡遊戲、喜歡動漫,週末跑活動、和朋友吃飯聊天。不討厭但也說不上喜歡,就只是單純的「過日子」。我有熱情,卻不知道往哪裡放;有想法,卻沒勇氣說出口。總是當那個聽的人,不太習慣表達,也不知道自己的聲音有沒有人想聽。
從零開始,把熱情變成工作的一部分
這5年間,我開始了一連串的行動。錄下第一集Podcast、剪第一段影片,把作品丟上網等反應,從零開始學說故事,學怎麼吸引一個人把影片看完。
慢慢的,有了觀眾、與他人有了對話、有了方向,我也開始學著把熱情變成工作的一部分。看數據、寫標題、做縮圖、構思主題,這些過去沒想過的事,現在都變成我生活的一部分。
那天在候機室,我沒有像以前一樣滑手機等登機。我起身去逛了一圈免稅店,走進書店、看看咖啡廳、站在賣酒的櫃位前看了很久。以前我會覺得這些東西跟我無關,太貴、太遠、不屬於我,但那天我想看看它們,就算只是看看也好。
我沒有買什麼,只買了一本箱根旅行導覽,但那趟小小的探險讓我覺得自己補上了什麼,好像是在告訴過去那個安分、一成不變的我:原來世界真的可以不一樣。
沒變得多成功,但現在每天都在做喜歡的事
我坐回窗邊,看著飛機滑過跑道。腦中閃過這幾年的每一個片段:第一次錄音的慌張、第一次上傳影片的不安,第一次看到有人留言說我的影片讓他重拾對遊戲的熱情。
我很感謝那個沒有放棄的自己。如果他沒踏出第一步,我現在可能還只是個看別人創作的人,而不是創作者本身。
我沒變得多成功,也不算知名,但我每天都在做喜歡的事,而且越來越投入。這樣的日子讓我覺得,活著不是在打發時間,而是在回應內心真正想做的事。
我還是會想起過世的父親。想起他那種用一句話關心你,卻從不多說的方式。我沒來得及讓他看到我開始變好,這點讓我遺憾。但也正因為這份遺憾,我更願意繼續走下去,不為證明,只是想誠實的面對自己。
我不知道5年後我會在哪裡,但我知道,我會比現在更穩定、更成熟。不是因為我有答案,而是我已經開始學會怎麼走在路上。
每個人都會經歷一段「不知道自己是誰」的日子。但只要你願意開始,事情就會慢慢變得不一樣。
我永遠記得那天的候機室。它沒變,但我知道,我變了。那不是一段旅程的起點,而是某個版本的我,終於能夠說出口的一句話:我準備好了。
*本文獲「AKU Retro GAME」授權轉載,原文:五年後的我,在候機室遇見自己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