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有一場家族旅行,身為自助旅行愛好者與計劃控,這幾天我在規劃行程時查了許多的網路資料與YouTube影片,也有些感觸。
七年級生的人生真的很妙,總是處在過渡期,跟著時間與科技一起進化。像是小時候3C還不普及,如今電腦手機不離身;20多歲出國時,手機還得先載好離線地圖,筆記本寫滿伴手禮清單,現在出國,在當地就能隨時上網查詢旅遊資訊。
還記得年輕時剛嚐到出國的滋味,什麼都好新鮮,每個都想拍、想買,恨不得多帶一個行李箱。網友說什麼機場必買伴手禮、排隊必吃美食,花再久時間也要體驗一遍。
現在的我,不再是甫出國的毛頭小子,而是精打細算的阿姨,人生已走過一些地方、看過一些東西,也嚐過一些味道。所以我這次規劃旅途的過程中,特別去思考:這段旅程,對我最為重要的意義是什麼?
1.沒有什麼是必買、必吃
人到中年心境會變。難得的一趟旅行,再也不想把珍貴的時間一直花在排隊上,我還是會參考網紅、部落客推薦的美食清單,了解當地知名的特產。像是在箱根要吃延年益壽的黑蛋、溫泉鄉饅頭、豆皮料理,如果有緣品嚐到,將是很有趣的體驗。但若是錯過,那也沒關係。
可能是因為今年開始斷捨離生活,現在的我越來越知道自己的喜好,可以在一票伴手禮中挑出自己真正想吃的食物,再也不會因為華麗的包裝而失心瘋。網路上的必買、必吃清單,都只是參考。
2.不跟風必去的觀光景點
這回是我第六次去東京了。比起沒去過的明治神社,我更想乘著招福貓電車,前往有許多可愛招財貓的豪德寺;相較於熱鬧的大型Shopping Mall,我更想漫步在吉祥寺的街道,在商店街買些小點心,坐在井之頭公園品嚐,體驗東京人的日常生活。
把腳步放慢些,用笑容填滿回憶,就能讓旅程更有質感。不再急著趕往下一個行程,卻因為沒搭上電車而和旅伴互相責怪。
每個景點各有特色,但與其跟風走知名景點,不如問問自己:去這個地方的意義是什麼?
我不會說花時間排隊吃美食的人都很傻,也許他努力存了很久的錢,才能滿足多年來的口腹之慾。別關注別人去了哪,專注在自己想要的旅行就好。這也是自助旅行的樂趣,每一個行程選擇,都是在滿足自己最想要的願望。
3.不想排隊,就調整用餐時間
美食人人都喜歡,怎麼可能不排隊?除了碰運氣,我通常會選擇提早用餐,例如在店家開門前抵達,就能減少排隊的時間。
旅程總是會有突發狀況,長輩或孩子如果喊肚子餓,先去超商買個點心墊墊胃。學習隨遇而安,是出門旅行的課題之一。
我也很常使用網站訂位服務,先預定好重要的用餐時間,輕鬆和旅伴一同享用美食。
到日本自助又沒預定餐廳的狀況下,非常推薦「食べログ」(Tabelog)。這個網站的評分公信力較高,分數落在3以上的店家都不錯,超過3.5以上更是值得一試。我通常會在網站上找幾家在地美食,搭配Google Map儲存,到時App一開,就能查看附近的美食餐廳清單。
4.列出旅程的「願望清單」
每次要帶家人出門,我總會問起每個人的心願。像去北海道,老公想吃帝王蟹,我則是想逛逛在地的超市或菜市場。也許是年紀越大,臉皮越厚,即使是跟家人的同遊,我也會在保留一些彈性之餘,說出1、2個自己的想望。
但這次東京行,爸媽卻一點想法都沒有。想到過去爸媽犧牲奉獻的養育我們,如今全家人出遊只是跟著我們走就很滿足,這讓我有點感傷。
若是帶長輩出國,不妨花點時間幫助沒想法的父母。因為他們不諳網路,不知道當地要玩什麼、吃什麼。或許能試著列出幾項「願望清單」,多增加旅程的美好回憶。
5.旅途上體驗到的都是一期一會
日本茶道的「一期一會」,意思是「一生僅有一次的相會,當下的時光不會重來,需珍重且盡興。」
記得和老公去歐洲度蜜月時,我們參觀了非常漂亮的巴黎歌劇院,在充滿華麗古典風格的鏡廳裡,我竟然因為老公拍照技術欠佳,拍不出好看的照片而氣哭。現在回想起來覺得自己好蠢,怎麼會在意這種事,卻忘了欣賞巴黎歌劇院的美。
年過40歲之後,現在的心態不一樣了,能淡然的面對旅程中的一切。沒趕上車班就算了,還有下一班;沒吃到美食就算了,反正還會有下一餐,也能很快消化懊惱的情緒,點一份冰淇淋消消氣。
正因為「一期一會」,在旅程中遇見的人事物,都是難得的相遇,這麼想就能幫助旅程順利的前進,也能更輕易的說出「沒關係」。多難得能和家人朋友聚在一起旅行,好好享受當下的氣氛,別浪費時間生氣。
無論你現在處於哪個年歲,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你,都能盡情享受旅程的一切,正因為時光無法倒回,相信每一段旅程都是值得回味的回憶。
*本文獲「簡單生活文案(Susie)」授權轉載,原文:簡單生活|40後的國外旅行,我的五個旅遊規劃心法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