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intelligence」,是AI還取代不了的,就是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情商是建立人際關係的關鍵,能幫助我們應對高壓挑戰,像是醫師、律師、業務員、社工等職業環境,情商比IQ更能決定一個人能不能走得長久。而且,相較於IQ多半是天生的,情商可塑性高,可以後天培養。
情商高的人,有哪些內心素質?來看看你是否已經具備了心理學家認證的「高情商人士」10大特質。
1. 能夠接受情緒的不適
高情商的人能夠在難以控制的情緒面前保持冷靜,他們懂,並不是所有強烈情緒都需要被「修復」,他們會允許自己或對方「好好的感受」自己的情緒,不會急著平復或安慰對方心情。
2. 質疑自己的情緒
當我們生氣的時候,總會有那麼一刻,你百分之百確定自己是對的。這就是心理學家所說的「情感現實主義」(affective realism),也就是我們的大腦很容易把情緒當成現實,進而自我實現。但當情商高的人有情緒時,他們會問自己:「萬一我想錯了呢?」他們像科學家一樣,用懷疑的態度審視自己的反應。
3. 預測情緒連鎖反應
下西洋棋時,選手們的思維不會只停在下一步怎麼走,而是在想「接下來十步怎麼走」,高情商人士也有類似的能力。他們能夠預見一個情緒反應可能引發的蝴蝶效應,由於能夠推斷接下來的情緒變化,他們就更有效率地管理自己的情緒。
4. 能夠理解情緒的矛盾性
我們經常以為,情緒也受制於「二元論」,不是快樂就是悲傷,不是生氣就是平靜,不是自信就是自卑。但情商高的人明白,人類的情感更像一首複雜交響樂,不是單一音符。
他們理解人類情緒有多複雜,能夠接受矛盾情緒並存。你可能深愛某人,卻明白對方並不適合你;面對新工作時你可能感到既興奮又恐懼;甚至可能在親人喪禮時,因為想起他們過去發生的有趣糗事,而在大笑的同時感到哀傷。
5. 把情緒當作參考資訊
高情商的人會解讀自己的感受,將情緒當成一種「參考資訊」而不是「決定行為的指令」
舉例來說:
- 為什麼感到害怕?提醒自己檢查這件事有哪些風險
- 為什麼我不喜歡這件事?開始反思自己被激怒的點是什麼
- 覺得興奮?把這股興奮化成動力但不衝動行事
6. 擅長情緒急救
急診室裡,醫生會根據傷患病情區分順序。情緒也一樣,有些情緒必須馬上面對,例如團隊成員感到不被傾聽、不被尊重。但也有一些情緒,比如發洩一下壓力,或許只需要一個喘口氣的空間,就能慢慢平復。高情商的人,就有分辨這種情緒的能力:他們在不耗盡自己能量的前提下,迅速分辨情緒的輕重緩急,他們用這種方式處理他人情緒,適時支持對方。
7. 抵抗情緒傳染
高情商的人,能夠抵擋這種情緒的「感染力」,在他人的情緒風暴中穩住自己的情緒,不被捲入其中。
8. 平衡同理心與界限
許多人誤以為同理心就是要承擔別人的情緒,時間一久,你不斷吸收別人的感受,最後讓自己筋疲力盡、內心充滿怨氣。情商高的人相反,他們懂得同理,卻不會失去自我。他們可以深刻理解你正在經歷的事,但又知道這是你自己的課題,他們不會把你的情緒當成自己的責任來承擔或解決。能同理他人,內心又不會因此被掏空。
9. 根據情緒氛圍調整溝通方式
簡單說,高情商的人,就是那種本能地會「讀空氣」的人。他們知道什麼時候該輕鬆一點,什麼時候該嚴肅面對;什麼時候該多傾聽,什麼時候可以主導對話。他們的彈性與調整力,會讓人感受到被理解、被尊重。
10. 不畏懼尷尬的對話
最後,也是最明顯能看出一個人情商高不高的特徵之一:他們不會逃避尷尬、困難的對話場合。不論是給出建設性的回饋、設定界線,或是處理人際衝突,高情商的人都選擇直面那些多數人會迴避的談話。
如果你在這些特質裡看見自己的影子,恭喜你,你的情商可能比自己以為的還高;如果還沒有也沒關係,情商並不是天注定,而是後天也可以培養、磨練的能力。
核稿編輯:林易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