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莉安娜·衛斯特(Brianna Wiest)是知名的心靈勵志作家,著有《改變思維的101篇文章》、《你就是困住自己的高山》、《轉念之年》等書,她的著作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銷量高達數百萬冊,長年稱霸暢銷書排行榜。
布莉安娜在《富比世》談到10種「放手」的方法,遠離那些不再對我們成長有所幫助的事物,例如:尋求外界認可、批判心理、控制慾、負面思考、比較心態、冒牌者症候群、有毒關係等等。
1. 以順應取代渴求
當我們執著於想要某些東西,對結果抓越緊,阻力就越大。布莉安娜指出,當我們處在強烈的渴望中,會製造出「缺少某樣東西」的心理漩渦。與其不斷追逐渴望的事物,不如順應當下。當我們放下執念,或許會發現,生活中已經擁有很多值得珍惜的美好。
2. 相信萬物皆有時
萬事萬物都需要發展的時間。布莉安娜提到,當我們種下一顆種子,必須耐心等待它發芽開花結果,我們不會挖開土壤去檢查種子有沒有動靜。在生活中也一樣,無論職場升遷或感情發展,學會相信時間的力量。
3. 知道何時該轉念
當意識到目前的道路行不通,請勇敢調整方向。布莉安娜提到,有時候事情的發展並非不如意,可能是生命在告訴我們:「你想要的東西在另一邊,請往右轉。」她在《你就是困住自己的高山》曾提到,人們難以跳脫舒適圈,常是因為放棄舊生活所需的代價過於巨大。「然而,真正阻擋我們改變的從來不是外在環境,而是我們自己。當我們願意深入內心探索,便會發現,『自己』才是我們需要跨越的那座高山。」
4. 放下完美主義
追求完美,容易陷入無止境的焦慮與自我懷疑。允許自己犯錯,享受學習的過程,布莉安娜強調:「有時候,放下就是不再強求自己成為超人,而是接受自己只是個努力過好生活的普通人,而事實上,每個人都比自己想像中好。」她表示:「沒有人會因為一切都很完美而感到快樂。」
5. 擺脫被認可的需求
曾經有位導師給了布莉安娜一個重要的觀點:「你知道世界上最好的運動員一天會收到多少負面的訊息嗎?應該有成千上萬。」她意識到,如果接受每條批評,她將永遠無法發揮潛力或達成目標。專注自己的道路,摒棄不必要的雜音,才能獲得前進的力量。
6. 找出還需要學習的事物
當我們面對困難時,與其自責,不如問問自己:「我還能學到什麼?」抱持開放學習的心態,你會發現世界變得更加有趣。
7. 專注在微小且可行的事上
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低潮,而停滯不前只會讓自己更痛苦。布莉安娜鼓勵大家,專注在微小並且可行的轉變上,即便步伐不大,只要持續前進,就是脫離現狀的好方法。
8. 允許自我療癒
身心過於緊繃的時候,請允許自己有難過的時刻,並溫柔地對待自己。布莉安娜說道:「如果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不必急著現在放手。如果還會感到憤怒或悲傷,那也沒關係。當你準備好了,你會知道的。」
9. 善用儀式感紓壓
儀式感能幫助我們告別過去,迎接新的開始。可以試試以下方法:
寫日記
寫下你所有的想法,然後把紙撕掉,象徵性地釋放它們。這也是基德林法則(Kidlin)提到的,也就是:「如果我們能把問題寫清楚,那麼事情已解決了一半。」
接觸大自然和運動
散步、運動或練習瑜珈,幫助身體釋放情緒。
冥想
每天花點時間,專注在自己身上,培養平靜和感恩的心。
10. 重新連結感恩之心
當我們專注於缺乏的事物時,會感到焦慮;但當我們專注於已擁有的事物,內心會充滿力量。試著每天寫下三件值得感恩的小事,布莉安娜表示:「如果我們不培養欣賞和感謝微小事物的能力,那麼重大有意義的事物就無法找到我們。」
2025年從「放過自己」開始
布莉安娜坦承:「我開始寫『放手』這個主題,是因為我曾經是最無法放下任何事情的人。」如今,「如何放手」成為她最常收到的讀者提問。
這正是成長的本質——當我們開始自我覺察,專注於內在,我們能從經歷中學到寶貴的課題,掌握自己的力量,並跨越屬於自己的高山。
資料來源:Forbes、Brianna Wiest
責任編輯:林易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