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世界,只篩選,不教育。」

這是前陣子非常喜歡的一段話,意思是當人們進入社會越來越久後,自己開始篩掉某些會做出自己不認同的人。一開始還可能會提醒對方、請對方調整,但慢慢變得越來越少跟對方溝通,不再期待他能改善,而是直接默默的將這個人從生活圈中篩選掉,讓你的世界漸漸與這個人無關。

前些日子,公司辦了場最近暴紅國片的包場活動,是藝人、導演都會出席的特映會,我邀請上百位嘉賓、朋友,也開放Eatgether用戶報名免費參加。雖說是邀請制,但也有告知嘉賓和朋友座位有限、報名人數眾多,如果臨時有事無法出席,務必告知,以利主辦單位把票轉讓給其他人,不要浪費座位。

99%的朋友都依約出席,無法出席的人,也會在前一天或活動開始前告知,非常感謝。但在結束後,才匆匆收到某位答應出席的人發來「臨時有會、無法參加」的訊息,他希望「沒造成你的困擾」。

其實上,困擾已經造成,座位也浪費了,損失不大,所以其實不是非常在意。隨性回對方一句:「沒事,可惜。」就結束對話。

會不高興嗎?有點,但有要做什麼或說什麼嗎?不會。

因為這證明對方對他人友誼的不在意與不尊重,我不過只是個過客朋友,不可能去改變對方的個性,所以何必冒著被討厭的風險,告訴對方「這樣其實不太好」呢?

簡單回應後,把對方從我未來想花時間經營的人排除掉就好了。咱們道不同、不相為謀。遇到了還是朋友,可以客套幾句,但彼此的人生都不會浪費在對方身上。

成人的世界,更注重言行

後來才慢慢理解,為什麼日本會形成「有禮無體*」的社交文化,去過日本幾次,發現在地人無論在商務或社交方面,總是表面上熱情接待,但分開後就顯得冷漠、有距離。

編按:來自閩南語,是早年台灣社會對日本人的印象,認為日本人表面有禮得體,私底下卻是另一回事。

為什麼要跟日本企業合作,總是要花大量的時間溝通往來、建立關係?因為越成熟的文化,就越懂得挑選合作的對象。並非是你去要求對方怎麼做,而是默默觀察對方的言行,最後再篩選出適合的對象。

被主管要求,反而是好事

在工作上更是如此,有些人覺得會責備、給自己壓力的主管很討厭,可不可以不要管我這麼多?通常是主管還對你有期待、願意花更多心思協助你,才會對你有所要求。但如果你的態度一直是「你好煩,但你是主管你說了算」,其實主管都感覺得到。主管也是人、沒人想當壞人,也想好好經營跟你的關係。如果無法期待你的工作表現,就篩選掉就好,沒必要被你討厭,但你就不再是主管想提拔的人選了。直到哪天你發現薪資一直沒成長時,就會受不了、想離開了。

別再花時間追求不適合的感情

感情呢?當然也是如此,我們年輕的時候,愛情感性凌駕一切,遇到一個不適合的對象,只想吵贏對方。或遇到非常吸引自己的人,即使對方再如何無視自己、不在意自己,仍然一頭栽進去瘋狂追求。

長大後懂得「只篩選、不教育」。我們不再花時間,跟不這麼喜歡的人相處了,也不再花心力想辦法讓對方喜歡自己。我已經釋出善意,你對我報以冷漠的話,我們就到此。時間很寶貴,彼此都不要再浪費一秒,趕快結束,才能更快的與真正在意自己的人相遇。

吸引力法則有吸力、也會有推力。你的一切言行,看起來不會產生立即性的損失或影響,但其實默默的讓你遠離許多有價值的互動,被許多圈子拒絕在外、被許多有影響力的人忽視。一直到某天,你驚覺:「奇怪怎麼都沒人約我?」或「怎麼這麼難遇到好對象?」這時,請想想「成年人的世界,只篩選,不教育。」這句話

*本文獲「吳崟睿」授權轉載,原文連結

作者簡介_吳崟睿

樂宇宙科技 創辦人 / Eatgether 執行長

連續創業家,創辦並經營全台最大的聚會活動平台Eatgether,每個月在全台各地創造超過2萬場的各類主題社交活動。對於社交市場與交友產業理解深刻,希望能透過打造創新的社群服務連結人類,讓人們因為相聚而更加幸福。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