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聽到某人說出粗魯或侮辱性的話語時,請理解他們是想從你身上得到某種東西。那個東西就是多巴胺,也就是「讓人感覺良好的荷爾蒙」,它能夠激勵並獎勵我們。

這些人尋求多巴胺的舉動,與你個人沒有什麼關係,他們的行為通常反映出自身的不安全感。貶低他人可以讓無權無勢的人感覺有權有勢,讓被忽視的人覺得受到關注,也讓嫉妒的人感覺自己獲得了某些東西。他們會從別人的注目中獲取多巴胺,或是藉由控制你的負面反應獲取多巴胺。

這也能讓他們分散注意力,就不必把心思放在自己脆弱的一面,而是把重心放在從你身上察覺到的弱點,或是自己投射在你身上的弱點,就像有時候你也會如此評斷他人。

即使只有一瞬間,對方也能察覺到自己有能力讓你感到不安,這讓他們的不安全感因此降低了一些。一旦他們知道你不開心,自己也就不會那麼不開心了。這是一個循環,對方暫時得到的快感,是以你的自信作為代價。

關鍵在於,你得看清這種言論的真正本質:對方企圖引起你的回應。請記住,這與你個人無關,而是對方需要你的回應。

因此,當對方為了獲得多巴胺而說出某些話時,最不應該做的事情就是滿足他們。所以,你就不要這麼做。 

當對方侮辱你或冒犯你時

「你是個白癡。」
「你是失敗者。」
「你長得很醜。」

無論對方是用難聽的字眼罵你,或是對你的性格、外貌、能力或身分做出人身攻擊,這些言論都是為了傷害你。這些話可能衝著你的年齡、種族、性別或背景而來,目的是要重重的傷害你,而且因為這些話很直接,往往會造成更大的傷害。

我知道,受到侮辱時,直接反擊回去感覺更好,像是:「哦,我是個白癡?你才是⋯⋯。」但這麼做只會讓情況繼續惡化。或許你可以說服自己,這種反擊行為又沒什麼關係,不過現在你才是那個尋求多巴胺的人。雙方的攻擊會持續下去,直到其中一方退出,另一方獲得短暫的「勝利」。

這不值得。你的價值遠高於這種低劣的行為。有人侮辱或冒犯你時,請嘗試以下步驟: 

1.延長停頓的時間

延長停頓讓對方有機會思考自己說出口的話。停頓也會讓對方的話在到達你耳裡之前就煙消雲散,這可以避免你產生防備心。延長停頓的時間會讓對方重新思考自己所說的話,並且反思應該要堅持下去,或是收回前言。別忘了,尷尬的停頓會讓對方感到不安,但沒關係。最重要的是,沉默會奪走他們的多巴胺。

2.緩慢重複對方所說的話

就多數情況來說,你只需要沉默以對。如果這還不夠,就請非常⋯⋯緩慢的重複對方所說的話。如此一來,你說的話就成為他們腦海裡的回音。你是在確保對方聽到他們所說的一字一句。

3.持續吐氣

當你重複對方所說的話時,可能會消除他們的疑惑,也可能火上加油。這時請專注在你的呼吸。在那一刻,你必須仰賴呼吸控制,確保自己不會繃緊身體或思緒紛亂。如果你進入淺呼吸的狀態,更有可能太晚才表現出情緒或憤怒,進而失去優勢。如果有必要,你還可以設下界線。

當對方貶低你、擺姿態或自認高人一等時

「讓我用你能理解的方式來說明吧。」
「哇,你終於瘦下來了。真有你的。」
「你以為自己做對了嗎,實在天真。」

這些話語的目的在貶低你的努力、智慧或地位。他們在用「居高臨下」的態度跟你說話,試圖向你解釋你已經知道的事情。這跟更嚴重的侮辱不同,這些言論往往是間接的羞辱,通常讓人感覺像是虛偽的讚美或友善,背地卻暗藏著一股貶低你的意味。

對方貶低你、擺姿態或自認高人一等的時候,請嘗試下列步驟: 

1.要他們再說一遍

請他們重複一遍。就這樣。一旦你要求對方重複他們剛才所說的話,就剝奪了他們所有的樂趣,也就是多巴胺。這就像在他們尖銳的話語,扔上一條濕漉漉、軟趴趴的毯子。他們也沒有料到你會這樣回應。當對方說出貶低你的話時,他們期待焦點將轉到你身上。

但是,當你要求對方重複剛才所說的話,焦點又會回到他們身上。他們會感到很不自在,於是往往便迅速回答「沒事」,或是「呃,我的意思是⋯⋯」,因為他們正試圖調整自己的回應。請對方重複一遍的步驟很簡單,你可以這麼說:

「我需要你重複一遍。」
「我需要你再說一遍。」
「我沒聽清楚,你能再說一遍嗎?」 

2.詢問對方想達成的結果

無論對方是否有勇氣重複先前說過的話,你都要詢問他們想要達成什麼的結果。這類問題的用意在於,凸顯並推測對方試圖引發的反應。同樣的,你是在替對方說出他們需要聽到的回音。

「你想用那句話傷害我嗎?」
「你想用那句話讓我難堪嗎?」
「你這麼說是為了貶低我嗎?」
「那樣說讓你感覺很好嗎?」

3.以沉默回應

無論對方的答案是什麼,你都要用沉默作為回應。不要跟他們針鋒相對比較好。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是,他們會想出一個糟糕的藉口,或者說自己只是在開玩笑,甚至開始支支吾吾解釋,或是想要收回自己說過的話。這時,就讓他們差勁的行為持續下去,你的沉默將顯示出你是擁有控制力、能保持鎮定的人。 

當對方表現得無禮或不屑一顧時

「哦,你還在說話啊?」
「沒人問你的意見。」
「光是聽你說話我就覺得自己變笨了。」

這些評論是比較常見的一般言論,不只違反社會規範,還顯示出缺乏對他人的尊重。這些言論可能是直接或間接的批評,而且往往令人不快,目的是要否定你的想法或信念。

當對方表現得無禮或不屑一顧時,請嘗試以下步驟: 

1.短暫停頓

停頓足夠的時間,讓他們反思自己所說的話。此時,你使用沉默作為天秤,衡量他們所說的話是否值得你付出時間和精力。

2.詢問他們的意圖

這些問題就像詢問結果的問題,但更著重在對方的表達方式,讓你能注意他們說話的語氣,進一步探詢他們的意圖。這些問題像是:

「你是想讓這句話聽起來很無禮嗎?」(或是冒犯、輕蔑)
「你是有意讓這句話聽起來很冷淡嗎?」
「你說這句話的用意是什麼?」
「你期望我對這句話有什麼反應?」
「你這麼說是要幫助我,還是要傷害我?」 

3.等待

在多數情況下,對方會試著解釋或道歉,並且調整自己的說法,如:「哦,天哪,當然不是,我的意思是⋯⋯。」如果發生這種情況,恭喜,你已經避免把這些話當作對自己的攻擊,也可能避免了對這段關係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然而,如果對方來者不善,那就別管他們。用沉默回應他們,接著繼續過你的日子。

這些方法不僅適用於口頭對話,也適用於書面溝通。只要在電子郵件或訊息中寫上「你是有意讓這句話聽起來很冷淡嗎?」,就可以解決大多數措辭不當或思考不周的問題。

*本文摘自遠見天下文化《不吵架也能贏的溝通術

書籍簡介

《不吵架也能贏的溝通術:讓下一次對話更成功的三大法則》

作者: 傑佛森・費雪 Jefferson Fisher
譯者: 黃瑜安
出版社:天下文化

作者簡介
傑佛森・費雪(Jefferson Fisher)


身兼訴訟律師、作家以及講師,他的工作是幫助人們在日常生活的爭執和對話中有效溝通。他憑藉實用的影片和真誠的個人魅力,吸引世界各地數百萬名追蹤者,其中不乏名人和世界領袖。他是備受歡迎的溝通講師,曾受邀到《財星》雜誌五百大企業以及政府機構演講,並有成千上萬的人訂閱他的實用電子報和Podcast頻道。費雪是德州法律委員會認證(Texas board-certified)的專業人身傷害律師,也是「費雪事務所」(Fisher Firm)創辦人,負責協助全美各地的人們獲得值得信賴的法律服務。目前他與妻子和兩個孩子居住在德州博蒙特(Beaumont)。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