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芭蕾中,Plié(屈膝降低身體重心的動作)是進行大大小小的跳躍前的預備動作,如果膝蓋彎得不夠低,就不可能跳得高。

剛開始上芭蕾課時,老師看到我跳躍的樣子都會質問:「為什麼你總是跳不高,一直黏在地上?」如果氣憤的回答說「是因為體重太重了」,老師就會說:「不是那個原因,是你的plié沒有做好。」

Plié的存在還有另一個重要原因,無論跳得多高,總有一天都要回到地上。因此,如果落地時大腿僵直,關節就必須吸收全部的衝擊,導致受傷。所以為了能安全落地、避免受傷,彎曲膝蓋是個非做不可的動作。

不僅是跳芭蕾,人生中每次在遇到難關時都需要plié,因為我們每個人在各自的生活中,都會遇到無數次需要安全落地和重新跳躍的時刻。

認真工作33年後,55的我被無預警裁員了

剛好就在去年的這個時間,公司幾位記者晚輩為我舉行歡送會,因為我在馬不停蹄的工作長達33年後,竟毫無預警的收到離職通知。

旁人臉上寫滿了擔心,反覆問我「你還好嗎」,自從開始上班後,我不記得什麼時候休過超過一週的假;甚至在過去收到人手不足的消息時,即使那時距離我分娩才過了一個多月,我還是跑回公司上班。

雖然以現在的角度來看,這不是什麼值得炫耀的事情,但在那個時期,我們普遍認為優先考慮工作、把個人私事擺一旁是一種美德。

他們很清楚我對工作的無限熱情,也了解我的過去,自然很擔心我會像失去生活意義那樣受到沉重打擊。

我自己回想過去這段時間,也覺得自己真的是馬不停蹄。當時很開心能和喜歡的人們一起做著喜歡的事情,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能一直持續下去,一點都不覺得辛苦或疲倦。

直到我負責的部門突然解散,並在組織重整後離開總監的職位,我才切身感受到,任何人在往上爬之後,總會迎來向下走的時刻。

工作日最後一天,下定決心揮別所有遺憾

第一次被任命為總監、同時晉升主管的那天,我就有預感,我在22歲開始做的第一份工作,可能無法讓我做到60歲屆齡退休。

近期,社會上很少有工作能讓人做到60歲退休,而且人們常說,主管其實是臨時員工。意思就是,公司一旦遇到困難,主管就是第一個被開除的對象。

沒過多久,擔憂就成了現實,當時我的韓國年齡是55歲,滿54歲(按:過去韓國年齡的算法為剛出生嬰兒1歲,到了元旦再長1歲)。周圍的同事和朋友都為我感到惋惜,說我還年輕,正值人生的第二幕。

無論別人說什麼,我下定決心要揮別所有的遺憾,既然如此,就需要建立新的慣例。我覺得應該找出一件事,取代每天早起上班的行程。

最後一天上班時,晚輩製作人J淚眼汪汪的到我的辦公室向我道別,在跟她對話的過程中,我的腦中突然浮現出答案的線索。

「您要好好生活哦!不要因為難過就喝太多酒。」J說。

「別擔心,我心情不好時不會喝酒,憂鬱時運動還比較好呢!頭腦混亂就要活動身體,運動就是良藥。」

沒錯,就是這個!我在30歲出頭時,就因為工作過勞導致健康亮起紅燈,後來透過健身和瑜伽等運動維持健康。

壓力大的時候,我一定會出門1小時左右,透過走路或跑步來抒發壓力。但這次不一樣,那種輕鬆的運動肯定無法解除我的壓力,我現在正準備毫不留戀的告別33年來傾注熱情的職場,所以需要更強而有力的挑戰,讓我完全忘記所面臨的沉重現實。

雖然我常常活動身體,但這次必須做以前從來沒做過、難度不容小覷、讓我不得不完全投入的事。當我在釐清什麼運動能滿足這些條件時,最先想到的就是芭蕾。

「的確,如果不是這個時候,什麼時候才要試?在我剩下的人生中,最年輕的時候不就是現在嗎?眼睛一閉、鼓起勇氣試試看吧!」

趁自己改變心意之前,我立刻在住家附近找到一間芭蕾教室,並告訴老師,我這輩子都沒跳過芭蕾,現在才想要學,年紀已經有點大了,不知道能不能報名。老師並沒有正面回答,而是說「先上看看」。

我緊張兮兮的上第一堂課時,就學到plié這個動作。聽著關於跳躍和落地的說明時,我心裡有多麼想哭啊!

就這樣,我在55歲這個不小的年紀,首次踏入芭蕾這個領域,之後逐漸熟悉了陌生的身體語言,重新整頓自己。大家都說「芭蕾有入口但沒有出口」,現在我沉浸在芭蕾的魅力中,充滿活力的過著每一天。也在一天天當中,切實感受到一年前的選擇實屬正確。

芭蕾幫我開了一扇窗

最近我的一天就是從芭蕾開始。不再是匆匆出門上班,而是先在家裡從容的伸展、放鬆後,再去芭蕾教室。上午的課程結束後,回家就做些新的事情,我現在以兼任教授的身分在大學授課,也是非營利學術財團的諮詢委員。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計畫正在進行,因此我非常期待往後在人生第二幕會有多麼有趣的挑戰。俗話說「上帝為你關上一道門,就會為你開啟一扇窗」,對我來說,這扇窗就是透過芭蕾開啟的。

原本我差點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像被折斷雙翼的鳥一樣跌落在地,幸好在那一刻遇到了芭蕾這個陌生的世界,並且順利落地。

如果我因為失去工作,從此一蹶不振,那絕對不可能發生這些事。看來我順利的完成了plié,也就是盡可能的壓低身體的重心,減輕落地時可能受到的傷害,接著以低姿態努力邁開步伐,大步走進陌生的世界。

無論是誰,在生活中都會有那麼一刻,因為意想不到的考驗而感到沮喪、因為看不到未來而覺得眼前一片漆黑。

倘若未來遇到這樣的時候,希望你一定要記住這句話:「在落地的那一瞬間,請立刻做出plié。為了跳得更高,你需要一段能彎得很低的時間。」

*本文摘自方舟文化《50歲後的優雅

書籍簡介

《五十歲後的優雅:縮得越深,便能跳得越高,優雅而堅韌地穿越人生。來自一名中年的芭蕾初學者。》

作者:申藝莉(신예리)
譯者:葛瑞絲
出版社:方舟文化
出版日期:2025/07/16

作者簡介

申藝莉

縱橫報紙與廣播33年的資深記者。自1990年起於《中央日報》擔任記者,歷任社論委員,服務20年。2011年,在JTBC開臺前夕轉戰電視圈,活躍於節目主持與製作之間。

曾擔任節目《通宵討論》主播長達7年,並主導策劃、製作韓國首個互動式講座節目《不一樣的教室》,持續推動該節目長達6年。之後晉升為JTBC時事教養執行本部長,成為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記者出身的女性高層。

2023年春天,意外地結束了激烈的職場生涯。此時,回想已列入多年心願清單的芭蕾。55歲開始學習芭蕾,連站姿都顯得困難,但仍在跌倒後重新站起來,對不熟練的動作重複數十、數百次練習。她在過程中體會到,33年職場生涯中,面對無數變遷與危機所累積的挑戰精神與堅韌內力,依然深植於內心。站在人生新起點上,正如為了跳得更高而彎曲膝蓋一般,以芭蕾的基本動作「plié」開啟了人生第二幕。

著作包括《20歲,不向世界低頭》、《媽媽的365句英語》、《重新規劃你的財產》等,並翻譯了艾茵.蘭德(Ayn Rand)的長篇小說《阿特拉斯聳聳肩》(Atlas Shrugged)。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