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我收到了幾則朋友的關心訊息:「妳最近都沒發限動耶,還好嗎?」

我看著對話框,微微一愣。老實說,他們的問候並不突兀,畢竟熟識我的人都知道,我一向樂於記錄生活、分享心情,無論是一碗深夜拉麵、一段旅行花絮,還是一點內心小劇場,總能成為限時動態裡的片段。

但這幾週,我竟然一則也沒發,甚至翻開自己的社群帳號,發現已經很久沒打開它了。沒有反感,也不是刻意遠離,如果要說個準確的理由,那應該是:我開始漸漸失去「想對遠端人類說話」的衝動。

有趣的是,失去這樣的衝動,並不是因為低潮;相反的,我過得非常好。好到我不急著讓大家知道我過得很好。

特別想讓人知道的事,往往藏著另一種渴望

我想起幾年前的一場聚會。

那是一群剛認識的新朋友,席間有個人特別熱情,從一坐下來便滔滔不絕的聊起自己的生活:工作多忙、行程多滿、最近參加哪些活動、又認識哪些厲害的人。

一開始我還很認真聽,甚至佩服他的坦率與自信,但漸漸的,我感到有些疲憊。

不是因為他話太多,而是話裡話外,總帶著一種「我要讓你們知道我很厲害」的用力感。那股力氣,不是來自真誠的分享,而像是一種著急的自我證明。

直到後來,有人悄悄跟我說,那個人並不如自己所分享的那樣光鮮亮麗。那一刻,我才忽然明白,一個人越是急著讓別人看到某部分的自己,往往是因為那部分,在他心裡其實是空的。

帶著目的的分享,會讓快樂打折扣

我們難免都會有渴望被認同的時候,而社群媒體,恰好提供了一個絕佳的舞台:在這裡,不必太真實,也能被看見。

有時候,我自己在發限動時,也會冒出那樣的疑問:「這個瞬間,我是真的想分享,還是只是不想被遺忘?」

我不否認,分享是人之常情,把生活裡的快樂、趣事、美景記錄下來,是一種樂趣,也是一種創造。但有些時候,當我們太想讓別人知道「我過得很好」、「我最近很充實」、「我多麼自在」時,那用力的背後,往往來自內心某個還沒被填滿的空洞。

這樣的狀態,真的會快樂嗎?

我想,答案是不會的;或至少,不會持續太久。

正因為開始用這樣的視角觀察自己,我也慢慢的「抽離」那個總是想站在舞台中央的角色。而當我學會退後一步,那份距離,反倒讓我看清了更多東西,甚至,我好像也練就了一種敏感力,能覺察哪些發文是輕鬆自然,哪些則是刻意構築。

那種「用力」不一定是虛假,它往往來得更真、更赤裸。你會感覺到,那是花了時間雕飾過的,是帶著目的與期待,是想從世界換回些什麼的。

老實說,這樣的辨識其實很有趣。

你們也可以試著體會看看,有些人真的會在某些貼文裡,用盡全力想說些什麼。而當你能用抽離的眼光看見那份「用力」,你就不再被畫面表象牽著走,而會更敏銳的看到,那背後,其實是一份需要被理解的渴望。

也許,我們都曾是那樣的發文者,也都曾是那樣的觀眾。但當你學會辨別一則分享背後的情緒波動時,你會更懂得,什麼是真誠,什麼是需要。

當下,才是最值得被珍惜的時刻

這段時間,我靜靜的從那個總愛分享的角色裡退了一步。不是因為我不再喜歡社群,而是那股想讓人知道「我過得不錯」的衝動,悄悄的淡了。

我開始享受那些只有我知道、無需留下紀錄的時刻:清晨醒來,陽光從窗簾縫隙灑落的瞬間;下班騎車經過老舊的書店,靜靜的待了一整晚;某個夜晚想起一首老歌,然後什麼也不做,只是靜靜的重播再重播。

這些沒有被上傳的片刻,不代表它們不值得被記錄;相反的,正因為它們沒有被上傳,反而變得更加純粹與珍貴。這樣的生活狀態,有一種難以言說的寧靜,也有一種意外的快樂。

當然,我並不是覺得「分享」不好,而是我發現,當我不再急著讓世界知道我過得很好時,我反而更確定,我真的過得很好。

人生最踏實的時刻,不需要見證者

我想,所謂的平靜,不是什麼都沒發生,而是你終於不再焦慮要被看見。不急著記錄,也不急著證明,在那些重要的時刻裡,好好的沉浸其中,讓那些記憶,只屬於我自己。

話說回來,我依然關心朋友,但我不想只是透過限時動態了解他們的狀態;也不想透過社群來證明自己。相反的,我喜歡專屬的傾訴,每當有人私訊我,想與我好好聊聊時,我願意挪出時間,分享彼此真正想說的話。

這樣的互動,沒有愛心、沒有轉發、沒有觀看次數,卻比任何社群貼文都來得溫暖。

你,也曾經短暫登出過嗎?我知道,並不是每個人都需要遠離社群。

畢竟,社群確實帶給人們許多快樂與陪伴,而這個世界,也不是非得「安靜」才叫做平靜。但對我來說,這段暫時退場的日子,就像是一場心靈的修行。沒有計畫、沒有觀眾、也沒有打卡地標,卻比什麼都還真實。

當然,我未來還是會有「分享慾爆棚」的時候,在限時動態發瘋(我偶爾會這樣),只是那份分享,不再是為了營造什麼,而是單純的想為生活留下痕跡。

如果你也曾有過類似的經驗——關掉通知、暫時不發文、不點讚、不回訊息——那你一定懂,那不是逃避,而是你終於願意,認真的把時間留給自己。

我們都是從「渴望被看見」開始的。

但也許,某個時刻你會發現,人生的另一個重要課題,是學會:為自己,看見自己。

所以,如果你此刻也覺得有點疲憊,你不需要馬上關帳號、不用大聲宣告退出,只要給自己一天:不滑、不拍、不分享。

相信我,你會驚訝的發現:那樣的日子,真的還不錯!

*本文獲「只贏推推」授權轉載,原文:登出社群,找回生活的節奏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