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主計總處昨天發布去年12月和全年薪資調查,在企業加薪潮帶動下,去年實質總薪資、實質經常性薪資皆由負轉正,且每月總薪資平均數更首度突破6萬大關,達6萬零984元。

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譚文玲說,廠商調薪且製造業紅利發得不錯,儘管去年通膨率高於2%,但薪資漲幅已追上通膨。至於各行業薪資水準,則由「金飯碗」奪冠。

譚文玲指出,去年通膨率為2.18%,但總薪資平均數為6萬零984元,增幅4.39%為2011年以來最高,創近14年最大增幅;經常性薪資平均數4萬6450元,增幅2.77%更是25年來最高,兩者增幅皆大於通膨率,在剔除物價因素後,去年實質總薪資達5萬6566元創新高,增幅2.16%則是近6年來最高;實質經常性薪資4萬3085元則是2021年以來最高,增幅0.58%。

譚文玲說,基本工資調升、廠商加薪、工時增加都可能影響薪資結果,儘管去年通膨率衝破2%的警戒線,但在廠商調薪、製造業紅利發得不錯,加上AI商機大爆發、疫後旅遊商機助攻等因素影響下,去年實質總薪資、實質經常性薪資皆擺脫負成長陰霾。

不過,平均薪資容易受到極端值拉抬,相較之下,中位數更能反映多數民眾「薪」聲。主計總處昨同步公布去年經常性薪資中位數為3萬7274元、年增3.29%,為近5年最高。

此外,去年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最高10%與最低10%差距倍數是2.8倍,也是2020年調查以來最低。

至於去年各行業薪資增減情形,由金融及保險業拔得頭籌,每人每月總薪資平均超過10萬元,達10萬7348元,年增9.27%;第二是電子零組件製造業的10萬2150元,主要受惠於AI商機爆發,第三是電力及燃氣供應業的9萬6669元。

譚文玲表示,由於薪資有其僵固性,去年各行業總薪資表現多呈現成長,細部觀察小行業,其中用水供應業衰退0.3%,主因為年資超過20年以上的高薪者陸續退休,年輕新血加入,與世代遞補有關。

至於海洋水運業減幅更達1.52%,主因是疫情紅利消失,但其薪資表現仍佳,只是和前幾年相比相對少一點。

歷年受僱員工實質經常性薪資狀況。製表/陳素玲(來源:聯合新聞網)

※本文由《聯合新聞網》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薪資打敗通膨!2024年實質經常性薪資四年來首轉正
全球貿易戰助長通膨 近來表現最佳的「川普交易」是它
113年月薪中位數 3萬7274元年增3.29%
薪水5年不漲…提離職秒加1萬!他激動「泡麵再見」又糾結:該留嗎?

責任編輯:林思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