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AI)這幾年幾乎是所有產業討論的熱點。無論是生成式AI帶來的創作革命,還是企業導入AI改善營運流程的嘗試,都讓人感受到一股「不跟上就會被淘汰」的焦慮。然而,熱度之外,真正的落地卻遠比想像艱難。

AI落地挑戰 題目比技術更關鍵

江逸之指出,導入 AI 最大的挑戰不在技術,而在於「找對題目」。台灣企業雖擅長製造與流程管理,但多半缺乏系統性思維與知識管理架構,導致在 AI 專案中常出現「題目選不對」的狀況。許多公司以為自己問題明確,實際只是看到表面症狀,沒觸及關鍵痛點。命題若錯,後續無論是資料收集還是人員培訓,往往徒勞無功,耗費大量時間與資源卻成效不彰。

他曾遇過企業一口氣列出三百多個「痛點」,卻缺乏盤點優先順序與跨部門整合,最後仍需外部顧問協助,才能聚焦在真正具影響力的少數問題上。他強調,能產生連鎖效應的關鍵痛點往往只有幾個,找到正確題目,是AI專案成功的第一步。

第二大挑戰是資料品質。許多企業自稱有數以千萬計的數據,實際上卻因數位基礎建設薄弱,出現資料格式雜亂、欄位不同與缺值等情況,導致AI團隊必須花大量時間進行前置的資料清理,嚴重拖延進度並增加成本。江逸之形容,若命題不清、資料又差,就像在流沙上蓋房子,難以穩固。第三項挑戰是人才不足,傳統產業過去重視硬體與製造,但缺乏軟體與演算法專才。許多企業因此傾向依賴外部資源,但江逸之提醒,這種做法只能短期見效,長期而言仍需建立內部團隊,才能真正將 AI 應用落實在日常營運中。

整合性、易用性兼備 Galaxy AI讓資訊轉換為洞察

作為AI的推廣者,江逸之對 AI 的看法超越效率提升,他認為AI更是拓展認知邊界的工具。他舉例,傳統的市場分析方法可能停留在產業研究與競爭對手的調查,但結合如賽局理論等分析方法,再借助 AI 推演多種情境,能突破既有思維限制,找出嶄新策略。他強調,AI 的價值不只是讓工作變快,更在於幫助人們突破盲點,開創新的思考維度。

因而談及 AI 工具在平板上的應用,他認為真正有價值的並非炫技式的功能堆疊,而是「整合性與易用性」。

「我每天要閱讀五到十篇專業研究報告,若沒有 AI 協助歸檔、精簡摘要與延伸分析,幾乎不可能消化。」

他進一步舉例,自己的日常往往從清晨展開:一邊喝咖啡,一邊打開 Galaxy Tab S11 Ultra,平板內建的 AI助理已經先行完成當日資訊的整理,從最新產業動態、競爭對手新聞摘要到專案提醒,都透過 Now Brief 與懸浮視窗清楚呈現。

「一鍵摘要」功能,可以快速生成精簡摘要,並立即匯入 Samsung Notes,方便後續編輯。


在思考策略或規劃新計畫時,他只需打開網頁,即可透過 AI 的「一鍵摘要」功能,快速生成精簡重點,並立即匯入 Samsung Notes。此時,他常會搭配新版六角形 S Pen,隨手記錄與整理思路。

此外,透過 Gemini Live 即時互動,他也能快速獲得所需資料,不必再花時間翻找郵件或反覆搜尋,就能立即掌握全局。

透過 Gemini Live 即時互動,能快速查找資料,並進行多輪提問與深入互動


「有時候被推播一些 YouTube 影片,標題看起來很有價值,當下卻沒有足夠時間看完整部影片時,我就會直接請 Gemini 幫我做摘要,挑出影片的核心觀點,再自動存進 Samsung Notes。」江逸之笑著說。這樣一來,他不僅能在短時間內掌握重點,還能將內容歸檔,方便日後隨時查閱。

更進一步,當他把影片重點與自己的備忘錄結合後,AI 還能協助延伸出更有結構的知識脈絡,例如將某一主題下的不同資料來源自動分類,甚至建立時間軸或思維導圖,讓資訊不再只是「單點」,而能成為「知識網路」。

在實際工作應用中,AI的整合,讓江逸之能快速捕捉靈感與知識,不會因為時間不足而錯過重要內容,對他來說,這才是真正的「智慧助理」價值,不只是幫忙查找,而是能把資訊轉換成經過整合的洞察。

不只是硬體升級 更是好用AI平台

Galaxy Tab S11 Ultra的超輕薄機身(薄度5.1mm、重量690g),能輕鬆隨身攜帶


除了AI功能,Galaxy Tab S11 Ultra 本身的硬體設計也讓江逸之印象深刻。14.6 吋的超大螢幕,機身厚度大約就是一本商周雜誌、重量甚至比一杯手搖飲輕,讓他能輕鬆隨身攜帶,特別是在差旅途中,Galaxy Tab S11 Ultra 的輕薄設計發揮了更大價值。無論是在高鐵、飛機上,還是咖啡廳,他都能輕鬆攜帶並隨時展開工作。加上可分割視窗,讓他一邊視訊會議,同時看資料,再搭配外接鍵盤與 DeX 模式,瞬間切換成接近筆電的工作體驗,這般的靈活性,讓他幾乎無需要額外攜帶筆電。

「這對經常需要移動辦公的人來說,這就是效率的保障。」江逸之說。而搭載的3nm晶片與強大NPU,則確保AI運行流暢,同時滿足影音檢視與多工處理需求。「這不只是硬體升級,而是讓我『更好用AI』的平台。」

Galaxy Tab S11 Ultra,搭配外接鍵盤與 DeX 模式,瞬間切換成接近筆電的工作體驗


對江逸之而言,Galaxy Tab S11 Ultra 不只是平板,而是一位 24 小時在線的「AI助理」,讓他能隨時隨地保持專注與效率,打造真正隨時隨地的行動工作體驗,再加上輕薄大螢幕與長效電力,「對需要高強度處理資訊的人來說,這就是真正的智慧助理!」

融入日常工作流 創造AI真正價值

對想導入AI的企業或個人,江逸之建議採「小處著手、深處發展」策略,也就是先找出重複性高、不可不做但又繁瑣的關鍵流程,讓AI自動化處理,既能快速見效,也能累積成就感;再逐步深入專業領域,讓 AI 協助進行更深層的分析與決策。「這樣做,既能在短期看到效率提升,又能長期培養組織的數位肌肉。」江逸之強調,「AI工具若只是存在於檯面上的話題,沒有融入日常工作流,就很難真正產生價值。」

而 Galaxy Tab S11 Ultra 的設計正好提供了一個案例:它不僅是一台性能強大的平板,更是一個把AI功能內化為日常使用習慣的橋樑。「AI的時代不是遙遠的未來,而是當下。關鍵不在於你知不知道AI,而是你能不能真正用對AI。」江逸之語帶堅定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