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會於2025年7月11日晚間進行表決,以104位出席、60票贊成、44票反對的結果,三讀通過國民黨團版本的《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其中刪除了對台電的1000億元補貼,並改為普發現金1萬元給全民。以下整理普發現金1萬元發放時間、發放方式,以及相關爭議。

普發現金1萬元發放時間

根據該條文,普發現金須於2025年10月31日前執行完畢,並得視國際情勢分期編列、分批發放,以因應突發風險。

普發現金1萬元可能領取資格

誰能領取普發現金1萬元?目前行政院尚未正式公告適用族群。但參考2023年普發現金6000元時,這次普發現金1萬元的可能領取資格如下:

  1. 於國內現有戶籍之我國國民。
  2. 各級政府機關因公派駐國外於國內現無戶籍之人員及其具有我國國籍之眷屬。
  3. 取得台灣地區居留許可之無戶籍國民。
  4. 大陸地區人民為國內現有戶籍國民之配偶,且取得台灣地區依親居留、長期居留許可者。
  5. 外國人為國內現有戶籍國民之配偶,取得居留許可。
  6. 香港或澳門居民為台灣地區人民之配偶,取得居留許可。
  7. 前3款大陸地區人民、外國人、香港或澳門居民離婚或配偶死亡,其居留許可未廢止。
  8. 第3款至第7款之人取得定居許可,尚未設戶籍。
  9. 取得我國永久居留許可之外國人。

普發現金1萬元可能領取方式

參考2023年普發現金6000元的往例,預計這次普發1萬也能透過5個管道領取:

  1. 線上登記入帳:依身分證尾數分流,填寫金融帳戶資訊後入帳。
  2. ATM領現:前往有標示「普發現金」識別貼紙的ATM領取現金。
  3. 郵局臨櫃領現:持健保卡或身分證至郵局櫃檯辦理。
  4. 直接入帳:針對年金與津貼領取者無須額外申請。
  5. 造冊發放:偏鄉或無銀行帳戶者由派出所等造冊後領取。

具體作業細節、時間分流與身分核對方式,仍以行政院正式公告為準。

普發現金1萬元發不發有變數?

普發1萬元現金雖已通過三讀,仍須完成後續行政程序才能正式生效。若行政院不提出覆議,總統須在收到法案後10日內公布施行。

對於立法院通過的國民黨團版本,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表示,行政院原先規劃的強化安全韌性特別條例,是基於中央政府累計歲計賸餘4100億元的額度進行規劃。若要增加普發現金2350億元的支出,將需要舉債才能支應,為普發現金而債留子孫並不恰當。

7月17日,行政院長卓榮泰召開記者會,表示將不會普發現金1萬元。18日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受訪時則表示,普發現金特別條例仍在立法院,尚未送達行政院,因此行政院目前仍在評估各種可能方案。

普發現金1萬元爭議有哪些?

違憲爭議

《憲法》第70條規定:「立法院對於行政院所提預算案,不得為增加支出之提議。」民進黨與行政院認為,立法院這次通過國民黨團版本《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其中因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將增加2350億預算支出,非立法院的權責,恐有違憲疑慮。

根據憲法法庭資料,1990年也曾發生過立法院增加預算案支出的違憲爭議,當時立法院修法決議該年度加發公教人員半個月的年終獎金,時任行政院長李煥認為涉及違憲,在同年2月10日聲請大法官釋憲,作成釋字第264號解釋,宣告立法院違憲。

國民黨立委柯志恩顏寬恒都表示,這次三讀通過的條例為法律案,非預算案,沒有違憲疑慮。

增加債務

根據國債鐘資料指出(截至2025年7月4日),中央未償債務累計逾6兆元,平均每人負債26.1萬元。學者認為,在少子化、高齡化趨勢下,若將超徵稅收還稅於民,恐進一步加重財政負擔。且普發現金無排富條款,對弱勢幫助有限,反而可能擴大貧富差距。

在2023年普發現金6000元時,就有反對意見指出,此舉將使政府債台高築。

用途爭議

此次修法背景,起於美國川普政府近期宣布對日本、韓國、印尼、緬甸等十餘國實施25%~40%的對等關稅,並預計在2025年8月1日開始執行。各界預料此政策將對台灣國際貿易與供應鏈造成潛在威脅。

因此行政院在4月24日提出《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計畫補助3大面向:

  1. 國土安全韌性:1500億元,用於加強海岸防衛、無人載具等設施。
  2. 經濟產業支持:930億元,包括貿易融資優惠、研發補助及市場拓展。
  3. 社會支持:1670億元,用於挹注台電公司、健保勞保基金及弱勢照顧。

民進黨表示,行政院提出原版的《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其中1000億元用於補助台電,是為因應俄烏戰爭導致國際燃料價格上漲,藉由補助緩漲民生用電等電價。此次三讀通過的版本卻將補助台電的條文刪除。

國民黨強調,在高通膨及國際情勢動盪的壓力下,政府應直接將資源回饋給人民,用於民生紓困。

國民黨團版本《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

國民黨團版本《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總計涵蓋了11項撥補措施,旨在全面強化台灣的經濟、社會、民眾消費及國土安全韌性:

  1. 提供企業金融支持。
  2. 提升產業競爭力。
  3. 協助企業開拓多元市場。
  4. 支持勞工安定就業。
  5. 強化農業金融支持、提升產業競爭力及協助開拓多元市場。
  6. 強化高等教育人才培育。
  7. 挹注全民健康保險基金及勞工保險基金。
  8. 加強照顧弱勢族群及提供關懷服務。
  9. 強化國土防衛能量。
  10. 提升資通作業環境及設備。
  11. 發放每人新台幣1萬元現金,強化民眾消費韌性,擴大內需,提振經濟效益。

條例及其特別預算施行期間,自民國114年3月12日起至116年12月31日止;普發現金1萬元應於114年10月31日前執行完畢。若條例及其特別預算施行期間屆滿,得經立法院同意延長。 

延伸閱讀:
大罷免7/26投票懶人包》罷免名單、投票資格、通過門檻一次看
2025大罷免進度》馬文君、游顥罷免案成立!投票日期、立委名單一次看

核稿編輯:陳虹伶、林易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