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曾於3月3日點名批評日圓與人民幣貶值,導致日圓一度升值。近期,外匯市場則傳出川普意圖矯正美元升值、構築新國際框架的揣測。市場最警惕的風險情境是「第二次廣場協議」,但實現的門檻極高。

討論焦點在於《重構全球貿易體系的用戶指南》(A User’s Guide to Restructuring the Global Trading System),這是美國對沖基金哈德遜灣資本管理公司(Hudson Bay Capital Management)於2024年11月發佈的41頁報告。報告中所提「海湖莊園協議」(Mar-a-Lago Accord)一詞,現已成為國際外匯市場的流行語。

該份報告由高級策略師史帝芬・米蘭(Stephen Miran)撰寫,他是川普政府提名的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CEA)主席候選人。米蘭指出:「美元因作為全球外匯儲備貨幣的需求過高而被高估,而美國的製造業與可貿易商品生產者正為此付出代價。」

這與川普的主張一致。他3月3日表示:「無論是日本的日圓還是中國的人民幣,若對美元持續貶值,對美國極不公平。」他進一步指出,已向中國與日本政府表達「不容許貨幣持續貶值」的立場。

實際上,美元正處於升值階段。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評估各貨幣實力的「實質有效匯率」,考量貿易量因素後顯示,美元升值動能正在增強。

以名目匯率來看,目前的美元較1985年9月廣場協議前的匯率相比,已貶值24%;但若考量物價因素的實質匯率來看,現階段的美元仍處於與當時相當的高位。

(圖表製作者:日本經濟新聞社)

米蘭報告中也指出,美元長期被高估,是為因各國大量持有美元作為外匯儲備。為了強化本國貨幣,這些國家勢必拋售美元。美國為降低貿易逆差,可能以提高關稅作為手段,「可想見,在一連串懲罰性關稅之後,歐洲與中國大陸等貿易夥伴將接受某種形式的貨幣協議,以換取關稅的調降」。

再次出現廣場協議的可能性低

1985年的廣場協議,美、英、西德、法、日5國對美元展開聯合干預,導致日圓兌美元快速升值,從1美元兌230日圓升至1年後的1美元兌150日圓。

因應日圓急升,當時日本採取的貨幣寬鬆政策,被認為是助長經濟泡沫的主因,最終導致升息與房地產貸款總量限制,泡沫破裂,並進入「失落的30年」。

但現在的情況與當年有明顯差異。

(圖表製作者:日本經濟新聞社)

首先,現在難以僅靠幾個已開發國家的協議框架達成共識。以川普重視的貿易逆差問題為例,對美國有最大順差的國家是中國、墨西哥與越南。

日本花旗證券貨幣策略師高島修指出:「若要如廣場協議般由美國主導貨幣政策合作,勢必得納入中國等新興國家參與,這會大幅提高協商難度。」

此外,外匯市場規模已有顯著變化。根據國際清算銀行資料,全球現貨外匯日交易量從2004年的6300億美元,成長至2022年的2.1兆美元。日本自1998年修法後開放個人外匯交易,外匯保證金(FX)交易活絡,市場參與者已遠超過當年。

(圖表製作者:日本經濟新聞社)

廣場協議期間的匯率干預金額約100億美元,為期1個多月。相比2024年4月29日,日本史上最大規模的日圓匯率干預金額達5.9兆日圓(約370億美元)。在目前情況下,若欲推動美元貶值並維持其穩定,所需的干預成本遠高於當年。

儘管當年廣場協議達成時,全球實施浮動匯率制僅約10年,已開發國政府干預市場的門檻遠低於現今。

然而,川普實際上要求美元貶值或其他貨幣升值的可能性,仍不可忽視。日本岡三證券資深策略師武部力指出:「若川普透過提高關稅威脅促使美元走貶,尤其對日本而言,將難以拒絕。」

即使日本銀行副總裁內田真一表示:「即便基準利率調升至0.5%左右,貨幣政策仍屬寬鬆。」但日本仍可能遭美方要求升息,以從「寬鬆」轉向「緊縮」路線。有觀點認為,若日銀為遏制日圓貶值被迫升息,恐將在未充分評估中小企業與金融體系影響下做出決策,形勢將極為嚴峻。

儘管市場普遍認為成功實現的機率偏低,但「海湖莊園協議」仍值得關注,顯示市場對川普動向尚未完全掌握。目前該協議或許只是發生率低的風險,但一旦實現,其對外匯市場與全球經濟的衝擊將難以估量。

延伸閱讀:川普終極目標:新台幣匯率13.3?海湖莊園協議全解讀

(本文轉載自日經中文網,不代表本社立場)

更多日經中文閱讀:
川普「炮轟」也難動搖日元貶值預期的原因
日元升值趨勢只是暫時,還會回歸貶值?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