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下旬,賴政府的內閣改組終於底定:共有十六位閣員異動。表面上,這是一場「內升調整」居多的改組,少有驚喜。少數亮點之一,是新成立的運動部,由奧運羽球金牌選手李洋出任部長。

而真正牽動台灣經濟政策發展的經濟與AI戰場的財經內閣,也有三位閣員異動。他們不是民眾熟悉的面孔,卻將左右台灣在AI浪潮與供應鏈重組下的走向:長年待在民進黨財經核心的龔明鑫,接下經濟部長;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出身的學者葉俊顯,空降國發會主委;來自業界、工程師出身的林宜敬,則由數位發展部次長升任部長。

三個風格迥異的人,被拉進同一張桌子:一個是懂總經與熟稔官僚體制的幕僚型部長,一個是學者型規畫者,另一位是帶著工程師直率的科技人。

這樣的組合,能互補迸發火花,還是不同拍點的三重奏?

「古意」葉俊顯掌國發會
學者出身、政治授權是挑戰

葉俊顯長年在學界耕耘,專攻賽局理論、公共選擇與決策分析。與一般產業經濟學家不同,他更關注「制度如何設計」與「人在決策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