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結束,但僵局未解。
今年七月底,號稱史上最大規模的立委罷免投票落幕,二十四位國民黨立委與新竹市長高虹安全數保住席次。罷免團體原本聲勢浩大,結果,卻讓朝野雙方都意外。
朝小野大局勢不變,勢均力敵,正面看可互相制衡;但負面後果卻是僵局日益加劇。
長期觀察國會運作的東吳大學政治系副教授蔡韻竹指出,自今年二月罷免行動啟動以來,「各委員會明顯轉入選舉模式,安
2,945
罷免結果為零,各黨不過半僵局依舊。圖為國民黨在投票前夕於凱道集結反罷免。(攝影者:程思迪)
1.大罷免落幕效應解讀》朝野僵局恐加劇、18個法案繼續卡關!能源議題最迫切卻停擺、這類型法案成爭選票工具!
2.碳費、電價調整等議題懸而未決,衝擊半導體、製造業等高耗能產業,育兒津貼、首購族減稅等跟民生相關的「討好型法案」也被卡住。當政策難推,台灣要付出什麼代價?
大罷免結束,但僵局未解。
今年七月底,號稱史上最大規模的立委罷免投票落幕,二十四位國民黨立委與新竹市長高虹安全數保住席次。罷免團體原本聲勢浩大,結果,卻讓朝野雙方都意外。
朝小野大局勢不變,勢均力敵,正面看可互相制衡;但負面後果卻是僵局日益加劇。
長期觀察國會運作的東吳大學政治系副教授蔡韻竹指出,自今年二月罷免行動啟動以來,「各委員會明顯轉入選舉模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