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近期分別與英、中達成初步貿易協議,顯示川普政府願意透過協商,而非長期施加高關稅,市場也樂觀看待,股市逐漸回升。然而,股價回去了,不代表全球自由貿易的精神也會回歸,反而,會是將進入一個超廣泛的「管理式貿易(Managed Trade)」時代。
管理式貿易指政府透過干預市場,如關稅配額制度、政府採購或價格控制,以達特定目標,例如平衡貿易或確保特定物資供應。過去,美國曾多次使用此方式調整貿易,如一九八○年代美日的汽車與半導體貿易戰、川普首次任內美中貿易戰,甚至上世紀對台灣紡織品的限制。
不過以往美國只有在特殊狀況,或是針對特定國家或產業,才會採取管理式貿易。然而,川普這次無差別的對等關稅政策,把全球上百國都拉上談判桌,等於想同時對全球都發起管理式貿易。
美英協議將成他國模板
在原本基礎上談判利美結構
這次美英協議,英國出口美國的汽車,將被施加進口配額,前十萬輛關稅降至一○%,超過的車輛課二七.五%;同時,英國也將降低美國汽車關稅,以及採購一百億美元美國波音飛機。
白宮國家經濟會議(NEC)主席哈塞特(Kevin Hassett)形容,美英貿易協議將成為其他國協議的「藍圖」。川普也表示,現在有一百五十國排隊談判,「我們會非常公平,但也會告訴他們,想在美國做生意,他們需要付出什麼代價。」
川普口中的「代價」,很可能就是類似和英國一樣的貿易安排。
細看這次美英初步協議,配額的十萬輛汽車,其實與英國去年出口美國的汽車數量差不多。而採購的一百億美元飛機,也和英國去年從美國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