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談判大戰,是今年全球最關注的議題,《商周CEO 50失敗學》七月就以「價格談判」為主題,針對企業近期面對關稅提高,客戶要求分攤關稅,成本被轉嫁、或如何轉嫁出去的棘手談判議題,我們特別邀請到台灣談判大師劉必榮進行分析、解題。

川普強勢主導全球關稅談判,各國視他為難纏對手,但,劉必榮認為,任何談判,「籌碼」的概念不變,籌碼就是擁有對方想要的東西,至於那個東西是什麼,隨時空環境不同而不同。川普談判,籌碼框架不會變,但內涵不同。

川普關稅談判極為經典,他分析川普談判有一個原則,兩個重點:

一個原則:西方國家談判原則就是公平。

川普一上任就把大刀揮向關稅,這是因為過去全球多數國家佔了美國很多便宜(指對美國貿易逆差),所以美國說「我要公平」,所以開始了這次全球經貿大地震的關稅談判戰爭。

川普的「公平」原則,企業同樣也可以用來跟西方企業談判,任何談判都可以考慮把公平不公平,常常掛在嘴邊。

兩個重點:關稅貿易障礙、非關稅貿易障礙。

川普公布各國對等關稅,遭學者質疑,數字計算錯誤,但川普根本不在乎數字準不準確,那是他談判的開價,先開價、插旗再來談。

金融郵報記者以「TACO 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川普永遠都在髮夾彎)來形容川普的政策,川普反擊說那是談判戰術。但弔詭的是,你如果以為川普每次都會髮夾彎,那就錯了。川普曾經寫過一本談判書《交易的藝術》(Trump: The Art ofthe Deal),提到他的一個談判特色,叫做unpredictable(不可預測),也就是川普若每次都會髮夾彎,那他的行為就可預測,如果能被猜對,那川普就不是川普了。

至於非關稅貿易障礙,他說有就有,說沒有就沒有,可放可收,這個籌碼是拿出來為談判節外生枝,可以提出來再收回,創造讓步假象。

談判是一種思維方式,再困難的談判,我們一定學會在yes or no中間,找到if,在黑馬白馬中間,找到斑馬,而且,要學會接受斑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