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億CEO班裡頭,到底我們在教吃飼料的哈士奇?還是在獵野兔的狼?」台灣科技大學資訊系特聘教授盧希鵬地笑容可掬問台下學員,字字挑釁,「坦白說我覺得你們都蠻像哈士奇,滿可愛的」,台下靜得針掉下來都聽得到,沒人笑得出來。

這是商周CEO學院百億CEO班放暑假前的最後一堂課:「後AI時代的新策略思維」。

什麼是「後AI時代的新策略思維」?
答案是:直覺、糊塗、簡單

思維一:看局勢,用直覺

盧希鵬觀察,企業裡頭有兩種人:一種是哈士奇,一種是狼。

哈士奇的食物來自於主人給飼料,所以牠打獵前會看主人眼色,主人叫牠衝才衝,沒叫牠衝就不衝,因為不管有沒抓到獵物,都有飼料吃。狼剛好相反,沒有飼主,所以如果狼沒有獵物會餓肚子,為了求生存,狼在叢林裡有判斷獵物的直覺,為了捕捉獵物,他會衝撞、踐踏法律,因為狼知道抓到獵物是唯一生存的機會。簡言之,哈士奇追求標準答案,狼追求解決生存問題。

現在AI寫出來的答案比我們更標準,是比我們更標準的哈士奇,如果我們還在追求標準答案,最終就是被AI取代。後AI時代,具備狼聞到獵物的直覺、針對當下情境找出商機,才是關鍵能力,因為AI無法針對情境嗅出商機,AI無法對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做出因應。像狼一樣對當下情境做出判斷,撲向獵物,是AI時代的關鍵思維之一。

思維二:處關係,靠糊塗

如何定義組織裡的主管職能?盧希鵬認為有三種層級:
1.基層主管追求糊裡糊塗的清清楚楚
2.中階主管追求清清楚楚的清清楚楚
3.高階領導人追求清清楚楚的糊里糊塗。

有一個VIP客人拿到店裡跟店員說要退貨,店員按照規定堅持不退貨,把客人惹毛了,要找店長客訴。店長出來面對客人,一見對方是公司的VIP要求退換貨,二話不出讓對方退換,保住了VIP客人。

前者對公司政策清清楚楚,卻執行得糊里糊塗,後者清楚知道留下VIP是當下的關鍵,因此選擇對公司政策睜隻眼、閉隻眼,這是糊里糊塗的清清楚楚。

企業不是為了政策而存在,是政策為了企業而存在」,盧希鵬說。

在後AI時代,AI要盡可能清楚,甚至超過人的清楚,但是清楚必須視情況而定,所以「糊塗」反而成為人類非常重要的策略,糊塗的人才有彈性,清楚的人沒有彈性;要糊塗,談判、協商才有轉圜餘地。

「身為領導人,必須很清楚的知道糊塗的彈性空間在哪裡,事情和政策才有轉圜的餘地,才不會被AI取代」,盧希鵬說。

思維三:解複雜,守簡單

「事有兩種,一種叫做難,一種叫做複雜」,盧希鵬說,「難的事情只要努力會成功,複雜的事情努力不見得會成功」。

所謂「難」,就是投入時間和金錢就會得以解決的問題,所謂「複雜」,就是投入時間和金錢也未必解決得了。而AI,能解決難的問題,無法解決複雜的問題。

盧希鵬拿「創業」來說明什麼是「複雜」;創業的困難不只是單方面很困難,而是各方面因素交錯很複雜,導致努力未必會成功。比如創業缺資金要找金主,這與我們花多少時間找出解方和投入多少研發人力可能並無絕對關聯,還要牽涉到周圍的人際關係、市場脈絡等系統性因素,才能找到合適的金主。

根據「複雜理論」(Complexity Thoery),要解決複雜的問題不能用複雜的方法,那會亂上加亂,而要用簡單的方法,也就是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常講的「第一性原理」,洞察問題的本質,從根本找出癥結,然後單純的相信,先做再說,複雜問題就會逐漸被解開。

後AI時代:狼與哈士奇共舞

總結來說,後 AI 時代的新策略思維,以及勝出的關鍵,不再是擁有更多答案,而是看清局勢、換對姿態:
✅ 用「直覺」,在混沌中聞到機會;
✅ 用「模糊」,在複雜中為組織保留迴旋空間;
✅ 用「簡單」,在紛亂中堅守方向和共識。

真正的領導力,就是讓狼和哈士奇共舞,在後 AI 時代同時擁有探索力、彈性和定力。

後 AI 時代的終局贏家,屬於讓狼和哈士奇共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