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Costco不購物,做什麼?
答案是:參訪。
30位商周 百億CEO班學員,頂著36度大太陽繞道Costco賣場後面,推開不起眼的玻璃門,來到沒有裝飾的R&D廚房,裡面有3位工作人員正在製作卡士達芒果可麗餅。
「這是Costco的試吃廚房,所有全新、迭代的熟食,都要在這裡通過內部試吃流程。過關了,才有資格上架面對消費者」,Costco亞洲區總裁張嗣漢親自導覽,為百億CEO班第6場「大師面對面」揭開序幕。
大師面對面 是百億CEO班的獨家單元,由商周集團執行長郭奕伶親自率領企業家學員,近距離向產業巨擘取經。小班制設計,確保學習最大化,讓每位學員都能從頂尖企業家的實戰經驗中,找到自己的成長策略。這也是截至目前為止,第一次由「大師」張嗣漢本人,從場勘、對焦、導覽、對談,全程親自參與。
3個小時的交流,張嗣漢從前沿的AI、企業文化,到傳授學員成為Costco供應商,拆解打造全球最賺錢的Costco賣場的成功方程式:3D模型 X 三不曲。
Define (定義):不做AI,Costco是用科技工具的零售業
郭奕伶問(以下簡稱「問」):在AI時代,對Costco的商業模式的影響,有什麼變與不變?如何應對AI時代?張嗣漢答 (以下簡稱「答」):我們現在沒有用AI,總部也發函通知所有人,員工不能在工作區域使用公司的電腦下載Chat GPT。我們連RFID也沒用,因為我們認為會員在結帳時會想看到收銀台的員工,順便聊兩句,這是我們的文化。
問:是什麼樣的自信讓你們如此篤定?
答:Amazon是賣商品的科技公司,但Costco是用高科技工具的零售業,優勢在於超大賣場、超便宜商品,吸引會員來實體店面買東西,享受好的消費體驗,今天資源壓在實體,就要做到最好。所以我們不讓.com金額超過實體,如果.com業績超過實體業績,代表我們喪失優勢。
Differentiation (差異化):不做免費,全球續卡率最高的付費會員制
問:電商、實體兩者有衝突嗎?總數增加不好嗎?答:你們知道Costco賣最好的是什麼?會員卡。一張卡1350元,幾乎沒有成本,卻佔整體營收的2%,貢獻獲利的20%;沒有任何無本商品貢獻度如此高。所以我們要盡全力保護會員卡。擴充電商會增加人,營運成本增加一定會反映在商品價格,東西不夠便宜,會員卡就會貶值。
問:很多公司都做會員制,會員卡成功的祕訣在於?
答:會員不能做一部分,全部要做好。我們的配方是:價格+保障+會員費。
維持低價:所有增加淨成本的項目都要評估,因為淨成本會反映到價格,增加後是否會讓會員感到價值提升,如果沒有,我們不做,好比AI;其次是全球採購,以量制價,嚴守MOQ (最小訂購量,Minimum Order Quantity)。
提供保障:我們的雙重保障(Double Guarantee),當會員用了364天不滿意要退,退;日本買、台灣退,給退;不是換一個新的,而是退現金。這有沒有保障?絕對有。這就讓會員卡有價值、有特色;誰敢做?沒有。
會員費:免費會員,沒有價值,1350元這個門檻可以過濾出真會員,他們知道我們的珍貴,知道我們東西好東西便宜。
Costco會員制做到這3個事,讓會員制有它的基本價值,創造91%的續卡率。
Discipline(紀律):不多賺,14%毛利率天花板
問:華爾街分析師在分析財報,都看高毛利率,Costco維持14%毛利率上限,你們反其道而行?答:14%是最高,我們平均毛利率是在11-12%之間。
我們看毛利「額」(gross profit)的成長,而不是毛利「率」(gross profit margin)。把價格降低,業績會成長,所以我們寧可少賺一點,把業績做大,一方面可以分攤成本,另方面可以提高員工薪水。
問:Costco很在意「人味」(Human Touch),人味要如何落實?
答:我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看會員客訴。我會收到寫到總部的每一封會員來函,假設會員來含來自亞洲某國,寫到總部,總部會轉給我,我會去找該國總經理,然後來調查會員客訴,然後每一則都會回覆;有的直接可以在國內處理,就不報到美國總部。因為他們是我們的付費會員,有權得到一個回覆。
總結:
從球場上的紀律與拼勁,到零售業的堅持與創新,張嗣漢把「教練自己」帶進了這場「大師面對面」。沒有天馬行空的未來趨勢,他用務實與邏輯,透析Costco的「3D模型」與「三不曲」;他更親身示範,全程參與參訪流程、把客訴信當morning call、親自試吃熟食,把「人味」這個企業文化,落實在生活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