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間多次獲得最佳雇主、幸福職場的企業,擁有功能齊全、便利的員工申訴App,定期對員工進行人權教育訓練的公司。一起性平事件,從發生後超過一年,高層才得知?
最後,還演變成巨大風暴:罰款百萬,創性平法最高罰款;民眾抵制該品牌,品牌重傷,有員工因此考慮離職。
這個月《商周CEO50失敗學》課程,主持人問:你公司有申訴管道嗎?幾乎所有人都舉手。但下個問題一出,「你的員工有申訴過嗎?」多數人將舉起的手放下了。
有管道、有制度,為何無法落實?
「員工遇到問題不說真話,不是冷漠,是缺乏安全感。」研究組織心理學逾20年的哈佛商學院教授艾美.艾德蒙森指出關鍵。缺乏心理安全感的環境裡,「沉默」是一個性價比極高的生存策略,為了保護自身利益,就寧可閉口不說。
中華人資管協會常務顧問陶尊芷,在CEO50失敗學現場分享她在匯豐銀行、DDI、台灣可口可樂等企業長達40年的人資管理經驗。
陶尊芷拿出一個A4文件夾,這是她的法寶,推動讓員工願意主動通報問題的「舉手文化」。
員工不是不知道公司鼓勵舉手,而是有三大顧慮:一是怕秋後算帳;二是怕被貼上「麻煩製造者」「不夠圓融」等標籤;最後則是「說了也沒用」。
為了破解這個心理關卡,她發給每位員工三個文件夾。正面印上「免死金牌」,蓋上公司大章;背面印著三組大字:「不害羞、不會黑、不保留」,蓋上CEO的簽章。只要員工有任何問題或建議,將討論資料放進「免死金牌」裡,就能安心交給主管討論。
其實,一個簡單的象徵動作,就能讓員工真正感受到「舉手是安全的」。
除了有工具,陶尊芷還有一套讓員工彼此強化的方法。
她分享:每位員工每年都有 200 點獎勵點數,只要看到同事展現符合企業文化的行為,就能轉贈點數,並在公司網站公開表揚。點數還能兌換禮品。
把「說真話」跟獎勵機制連結,進而內化成員工的日常。
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曾說:「任何高績效組織,都必須擁有支持說真話的機制和文化。」
在劇烈變動的時代,「沉默」的成本往往比「發聲」的風險高得多。當茶水間耳語變成公司的早期預警系統,「免死金牌」變成心理安全的象徵,企業才能真正避免危機星火燎原。而你的企業,能讓每個人安心「舉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