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公司領導者,你的氣場足夠讓人信服嗎?」在 #百億CEO班的彩蛋課,商周CEO學院院長邱奕嘉開場便點出:在企業成長的過程中,影響力的提升至關重要。當組織規模擴大,管理層級變得更複雜,CEO不僅要帶領決策,還必須塑造強大氣場,讓團隊願意跟隨你一同成長。
領導者的勝出關鍵——形象管理
這堂課邀請到形象管理大師陳麗卿,濃縮她原本三天的精華課程,讓學員在短短兩小時內掌握領導者氣場的核心法則。
課堂開始,陳麗卿老師1960年美國總統辯論為例——當時尼克森在民調中領先約6個百分點,但辯論後,因甘迺迪的螢幕形象更加得體,最終以微弱優勢逆轉勝選。這場辯論成為經典案例,證明了形象管理對領導者影響深遠。
陳老師進一步探討現代企業領袖的形象策略。例如,黃仁勳的皮衣如何展現創意與突破?為何祖克柏在國會聽證會上選擇藍色西裝?這些細節,無不影響大眾對領導者的認知。
美國知名心理學家Albert Mehrabian所提出的「7-38-55溝通模型」,則更進一步證實——7%來自語言內容,38%來自語調與表達方式,而55%則取決於外在形象。換言之,領導者的影響力,超過一半來自非語言的表現。
因此,這堂課將透過結合肢體語言、色彩心理學與名人範例,協助學員提升內在實力,打造獨特的領導魅力,聚焦在王者風範的建立,濃縮兩小時的精華。
面對如何透過肢體創造魅力領袖形象管理的疑惑,陳老師以「三氣概念」給出了明確解答。
「三氣」——打造王者風範
如何透過肢體語言塑造領袖氣場?陳老師提出「三氣概念」——神氣、定氣、閒氣,並透過現場實作,幫助學員體驗氣場轉變的關鍵。
1. 神氣:自信的展現
領導者說話時,應展開手臂、穩定目光,展現自信與權威感。學員透過模擬練習,體會如何透過肢體語言強化領導氣勢。
2. 定氣:穩健的核心力量
領導者的站姿與坐姿應展現穩固感。陳老師舉例,日本首相石破茂與川普會面時的「大王坐姿」——過度後仰、雙手鬆散放在扶手上,這樣的姿勢反而削弱了領袖氣場。
3. 閒氣:氣定神閒的領導風範
雙手自然握拳放置於肚臍前,手臂與身體保持適當距離(如乒乓球的間隔),能夠營造穩重且輕鬆的領導者形象。
課堂實作中,每位學員都嘗試以「三氣」概念走一小段路,並以輕鬆但穩健的姿態與同學打招呼。這些細節看似簡單,卻極具挑戰,例如:握手時應直視對方眼睛2-3秒、彎腰時保持臀部穩定,男士西裝則需遵守「站時繫釦,坐時解釦」的禮儀。
最後,陳老師以美國前第一夫人蜜雪兒·歐巴馬的形象變化作為總結。她從菁英女性轉變為第一夫人,服裝風格隨之演變,從活潑亮麗到典雅沉穩,展現出不同階段的領袖風範。
「領導者在不同階段,需展現不同的王者風範。」這句話,正是每位CEO應該銘記於心的領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