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開會超過10小時,寫不完的紀錄、催不完的進度、追不完的部門窗口。你是否也發現,專案經理的工作似乎越來越「忙」,卻也越來越「盲」?
全球科技顧問機構Gartner的報告指出,到2030年,80%的專案管理任務將由AI執行。看到這個數據,我心頭震了一下。並非我們不夠努力,而是職場的遊戲規則,早就在AI的催化下悄然改變。
這場變革中,關鍵問題從來不是會不會被AI取代,而是你願不願意升級自己,成為能駕馭AI、讓AI為你所用的人?
AI帶來的威脅與機會
去年,我在輔導一家製造業導入AI專案管理系統時,遇到一位資深PM。他對AI的態度就是不屑一顧。「AI不過就是幫我多打一點字,有什麼了不起的?」他說。
直到有一天,他試著使用AI工具Fireflies.ai記錄整場會議。不過3分鐘,一份條列清晰、邏輯分明的會議摘要就寄到他的信箱。他邊看邊驚呼:「這可以救我一命!」
從那天起,他整個人都變了。從一位總是在加班寫報告的PM,變成主動導入AI、帶領團隊提升視野的整合型領導者。這樣的變化,也正在許多企業、許多PM夥伴之間悄悄發生。
AI早已不是工程師的專利,而是每位專案經理都應學會駕馭的夥伴。
以下是我這幾年來觀察與實務操作中,歸納出的3個轉型關鍵。這些不是空泛口號,而是立即實踐的行動指南。
AI時代,專案經理的3大升級法
1.善用AI工具,從執行者變整合者
就像會計要會用Excel、設計師要會用Photoshop一樣,專案經理在AI時代,也該擁有自己的AI工具箱。你不需要成為AI工程師,但必須懂得如何讓AI協助你跑流程、彙整資訊、發現盲點。
你可以從以下工具開始嘗試:
- 使用Notion AI建立WBS(工作分解結構),讓專案架構一目瞭然。
- 用ChatGPT整理會議記錄,或將口述內容轉為文字,節省重複工作時間。
2. 強化決策力,避開AI判斷的盲區
AI擅長處理數據、提供建議,但無法取代你在複雜情境中的判斷力與決策力。這是第二個關鍵:讓AI成為你的智慧副駕,但方向盤始終掌握在你手中。
AI可能迅速分析後,丟出100種建議,但最適合當下情境的是哪一種?哪些風險優先處理?何時該拍板?這些判斷才是你的價值所在。
你可以這樣練習:
- 請ChatGPT針對同一問題,提供3種不同方向提案,分析其優缺點與適用場景。
- 在跨部門會議中,練習統整不同意見、促進共識、推動決策的引導角色。
3. 運用AI,成為組織變革推手
懂得用工具、也具備決策力,還不夠。第三步是提升策略視野,讓自己不只是任務管理者,而是能推動組織改變的「催化劑」。
有價值的專案經理,不只是確保專案完成,而是懂得運用AI擴大團隊效能、促進跨部門合作、提升整體組織運作。
你可以從以下應用場景開始:
- 強化說服力:在專案簡報中,加入AI產出的市場趨勢或數據分析,讓提案更具說服力。
- 優化流程:定期與團隊盤點目前流程,思考哪些部分能透過AI優化,甚至創造新的工作模式。
未來的專案經理,不再只是「任務執行者」,而是「價值架構師」。AI負責高效的執行,而你,專注設計價值與引領方向。
專案經理不被取代,而是升級
所以,回到最初的問題:專案經理會被AI取代嗎?答案其實很清楚了:AI會取代一部分工作內容,但它淘汰的,是那些不願學習與升級的人。
AI不是敵人,而是你最強大的工具與助力。這是一次讓我們進化、重塑職涯價值的絕佳機會。請記住:目標是讓AI成為你的神隊友,而不是你的替代者。你的未來,就掌握在你手中。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