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好市多的心臟,R&D廚房。
在與好市多亞太區總裁張嗣漢對談前,他領著「商周百億CEO班」的學員,走進此處。
這裡,沒有華麗的裝潢,只有專業、銀色的不鏽鋼料理台。好市多所有上市前的食品,都在這裡誕生。
在我們面前,三位穿著圍裙、戴著手套的女生,專注地為我們準備當季新品,但她們不是廚師,而是好市多三條不同產品線的產品經理。
張嗣漢笑著說:你們說一下自己負責的業務與營業額吧!
左:Grace ,熟食部門,營業額 30億
中:Vanessa ,西式餐飲,營業額26億
右:Ivy ,烘焙,營業額39億
他們,是真正主宰產品生殺大權的操盤手。
她們的一個決策,牽動的是數十萬會員的味蕾,以及數十億的營業額。但此刻,這些年收百億的經理人,卻親手為我們填著內餡、擺著盤。
這畫面,就是好市多文化最真實的縮影。
張嗣漢說:「你是幫會員買東西的,不能什麼都不懂。」
這句話背後,代表在好市多,你無法只靠報表和數據來管理產品,數據是冰冷的,你必須親手觸摸、親自品嚐、親身感受,你才會真正貼近會員,了解顧客的喜好。
這個要求不是口號,而是從高階主管到產品經理,都徹底執行的鐵則。
在好市多,他們篤信,第一手的溫度、第一線的手感,是AI無法取代的。
張嗣漢比較好市多與亞馬遜的營運模式差異,「Amazon有20 million SKU,你不可能有人去看這個品項,你一定是用AI。這個是適合他們的經營方式,可是對我們來說,我們還是用人,這比較適合我們的經營方式。」
因此,好市多重視人,他們鼓勵資深員工,二、三十年資歷以上的員工比例極大,「在Costco,你今天如果要被fire掉,你要被抓到偷東西,而且抓兩次才會被fire掉。意思就是說,員工很難被fire掉。我們不會因為AI、因為你績效不好,就把員工裁掉,這不是Costco文化。」張嗣漢補充。
「不會因為績效不佳,炒掉員工?!」張嗣漢這個不炒人「宣言」,讓我非常訝異,這不但很不美國,甚至很不現代。
那員工吃大鍋飯怎麼辦?績效不佳的員工要怎麼處理?「我們會持續給他機會,給他教育訓練,輪調不同的部門」。張嗣漢說。
好吧,只能說,好市多重視人的程度,超乎我的想像。我看到以人為本的文化深刻的影響著她們每一個決策,只是任何選擇,都要付出代價。
「我們離職率很低,零售業離職率現在可能12%,我們公司可能不到1%。你下次去賣場看,很多都是做20多年、10幾年的員工。」
張嗣漢還分享了一個有趣的小故事,前幾天同事發email給他,「英文竟然寫得比我還好,後來發現是用AI寫的。我覺得這樣沒有誠意,That's exactly,你的Sincerity。」
他的結論是:「AI肯定不能給你Sincerity(真誠)。而真誠,是好市多重視的文化」。
「企業大師面對面」的現場參訪,是「商周百億CEO班」的特色,我們定期帶著學員到企業現場,聽企業大師的現身說法,這比在課堂上的理論更真實、更落地。
至今,我們拜訪過許多頂尖的企業大師,但從沒有一位董事長在活動前場勘時就親自到場,陪著我們工作人員確認流程與細節。但今天,張嗣漢就是如此。看著他親自巡視場地,確保每個環節到位,再看到這三位產品經理親手為我們服務,我想,這家千億企業的成功,來自於一種徹底的「彎腰哲學」。
在好市多,沒有高高在上的經理人,只有親手為顧客準備產品的「生意人」。這份踏實,或許才是他們能穩穩抓住會員的心,創造驚人營收的真正祕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