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更多的錢並不一定會減輕財務壓力,但可以讓事情變得容易些。想賺更多的錢,第一步該怎麼做?你必須真的想要有錢。聽起來像廢話,卻是不折不扣的大實話。

為什麼人們願意賺較少的錢

讓我們想像一位在大學教虛構歷史的教授,他是聰明人,有博士學位,想必大學入學測驗SAT成績也很高。這麼有能力的人,可以進入私人企業擔任任何職位、賺更多的錢。

但他沒有,為什麼沒呢?以下是可能的原因:

  1. 他們喜歡歷史:這些人有能力賺更多的錢,但選擇不做更賺錢的工作,因為他們真的很喜歡自己正在做的事。
  2. 他們喜歡有彈性的工作時段:同樣的,只要誠實確定自己的動機,這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經濟選擇。
  3. 他們不想成為貪婪的人:人對賺錢這件事懷有道德糾結,還有政治考量。顯然,我站在賺錢的那一方。但同樣的,只要人們對自己的動機誠實,我對不同的觀點毫無意見。

我們都可以選擇自己要有多少錢。Amazon創辦人貝佐斯(Jeffrey Bezos)選擇自己要有多少錢;德蕾莎修女(Mater Teresia)也選擇了她要有多少錢。

每個人都如此,每種情況都是個人有意識的選擇。所以,我鼓勵你思考格局放大點。

野心大一點:7個賺更多錢的方式

1.你可以得到加薪

這是獲得更多錢的簡單方法,雖然錢不多,但也有一些。

很多人天真的相信,如果他們把工作做好,盡心盡力、任勞任怨,只要做的時間夠長,時間到了就會加薪升職。但情況通常不會如此順利,因為你的老闆也是人,一般老闆不會客觀看待你的表現。

大多數情況下,老闆想到的是他最喜歡的員工,最後加薪的也是他們,無論他們的工作表現如何。做好工作不是加薪要務,想加薪,要做的事就是和你的老闆變成朋友。

2.增加工作時數

想要多賺一點錢,你可以增加工作時數。如果你的工作時薪是每小時20美元,每天工作8小時,你可以把工作時間增加到12小時或16小時。

3.你可以兼差

我的一生有2次同時做2份不同工作。事實上,那時的我不僅打2份工,同時間還在求學。這樣做沒什麼不好,找個新奇有趣的事來做,一面賺錢,還可以有滿滿樂趣。

4.找到一份薪水更高的工作

教師的薪資在美國大多數的州都低得可憐,如果你是老師,你一定為自己做了經濟選擇,寧願做自己喜歡的事,心甘情願賺較少的錢。

假設有一天你做膩了,決定改當房地產經紀人,第一步可能是聯絡幾個正在做房產經紀的家人或朋友,問問他們這行的情形。

改行是非常困難的,因為我們的身分與我們賴以維生的工作緊密相關。如果你是老師,老師的職責在幫助孩子,是教育家,帶有一定的社會評價。人們尊重教育工作者,但通常不尊重房產經紀人。

這種尊重有價值嗎?你可以量化它。如果當老師每年賺4萬美元,而房地產經紀人每年賺10萬美元,這種尊重就值6萬。

我們的工作是自我存在的一部分,改變職業在某種程度上也改變了我們做人的定義。這真的很難,大多數人都不願意。而我自己做到了——我退出了美國海岸防衛隊,成為在華爾街上班的交易員。

你不是你想的那個人,只要下定決心,什麼事都能做到!

5.學習新技能有助於轉換跑道

求學是一筆大投資。從1998年到2001年,我去念了商學院,總共花了我4萬5000美元。

念MBA是我通往新職涯的大門,沒有它我不可能在華爾街工作。因此,我投資了4萬5000美元,讓我的年收入在5年內從4萬5000美元(約新台幣137萬)增加到85萬美元(約新台幣2598萬元),投資回報極大。

如今,受高等教育的花費更貴,你必須好好算一算上學是否能幫你實現財務目標。

6.開始從事收益投資

人們都愛被動收入,真想買下10棟房子租出去,然後坐收租金,什麼都不用做1年就可賺10萬美元。對此做法我有意見,想玩被動收入的遊戲其實並不容易,而且風險很大。

首先,大家所想的被動收入其實是主動收入。如果你是房東,就必須負責管理房子,廁所堵塞要處理,屋頂漏水要修理。如果你有很多房子,你應該會很忙,並不是閒閒沒事幹就能坐收支票的。

其次,房地產市場存在很大的風險。如果你投資很多房產,面對多變的房地產市場,你冒的風險也很大。

此外,房產投資買賣多半出現在某個特定地區,等於所有風險都集中在一地。想要有被動收入,你也不必只把眼光放在房地產投資,也有別種投資項目,如自助洗衣店、露營公園、自助倉庫,甚至牙科診所。

7.創業

現在介紹你可以賺錢翻轉人生的頭號方法——透過創業。

創辦一家企業,把它養大,然後把它賣掉,這種事每年發生數千次。我說的不是數十億資金的退場;我說的是一些再普通不過的公司,例如做空調系統的公司,創立之後成長茁壯產生現金流,等公司夠大時,創始人以1000萬美元的價錢把公司賣掉。

我是創業的大力支持者,原因有很多,最大的原因是,你會更快樂。

在別人的公司工作簡直在扼殺靈魂:愚蠢的老闆,愚蠢的政治,愚蠢的業務內容,你無法掌控自己的時間或命運。是的,創業有風險,但我可以告訴你,即使失敗,你都會比較快樂。

我開過一家電子報通訊社,做得很成功。公司是在金融危機那時候成立的,當時我放棄了華爾街的百萬美金收入來做電子報。最初幾個月,股市崩盤,我沒有收入,我心煩意亂,緊張到一早去上班都會抓著垃圾桶狂吐。

但我第一年就賺了23萬5000美元,在當時的情況下算是很不錯的營收。到現在,我的電子報事業已是價值數百萬美元的企業,具有穩定、可預測的現金流。

所以,這就是人們致富的方法:

  1. 創業開公司。
  2. 讓公司隨著時間成長。
  3. 當你準備好後,把公司賣掉換取數倍的現金流。

做有擴展性的生意

有難做的生意,也有好做的生意。我計畫的是做可擴展的生意,就像做網路電子報是一項可擴展的生意,寫1份電子報和寫100萬份所花費的精力是一樣的。

請觀察那些真正賺錢的公司,全都是可擴展的無重量產業。臉書就是個終極案例,它是一個可無限擴張的電腦程式,對一個用戶與對26億用戶的操作模式都是一樣的。

當然,也有人不想擴大業務規模,他們只想做簡單的承包業務,每年賺10萬美元。再說一遍,這是一種經濟選擇。我們都可以選擇自己要賺多少錢。

全都在於你的心態

我想說的是,只要你想賺更多的錢,你就必須拋開對自己的身分認知,以完全不同的視角看待自己。這並不容易,因為你要改變穿著、改變行為模式、說話方式,甚至連去的餐廳都不一樣。

你也有另一個選擇,你可以保持真實的自我,接受事實,接受你永遠無法踏進那家豪華餐廳的事實。

除非你先採取正確態度,否則所有的個人理財課程、再多的股票投資技巧和資本研究都不會讓你變富有,只有正確態度才會大幅減輕你的財務壓力。

別生氣,來挑戰我,去賺更多的錢。我剛剛給了你一本操作手冊,雖然不容易,但你一定可以的,我對你充滿信心。

*本文摘自奇光出版《你必須真心想要有錢

書籍簡介

《你必須真心想要有錢:賺錢╳投資╳消費╳儲蓄全面解鎖,房貸‧車貸‧學貸‧卡債不再擔心,華爾街理財投顧教你過上沒有財務壓力的人生》

作者:傑瑞.迪利安(Jared Dillian)
譯者:潘昱均
出版社:奇光出版
出版日期:2025/08/27

作者簡介

傑瑞.迪利安(Jared Dillian)

金融專業電子報《The Daily Dirtnap》的主筆編輯。主修數學、財務金融,也擁有寫作學位,2001至2008年間在雷曼兄弟投資銀行擔任交易員,負責指數套利與ETF。擔任投顧公司Mauldin Economics的投資策略分析師、《彭博觀點》(Bloomberg Opinion)的專欄作家,還開了一家創投公司Jared Dillian Money。著有《街頭怪胎:雷曼兄弟的金錢與瘋狂》(Street Freak: Money and Madness at Lehman Brothers)、小說《世間萬惡》(All the Evil of This World),以及散文集《那些混蛋:69篇有關生命、創意和意義的文章》(Those Bastards: 69 Essays on Life, Creativity, and Meaning)。他的個人金融冒險,欲知更多詳情請上:jareddillianmoney.com。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