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短短5年的股齡裡,終於見證到股市史詩級的震盪了。在幾乎全面跌停的3天之後迎來多數的漲停,應該誰也沒想到在短短的4天內,會有如此戲劇性的轉折。

我第一次買進股票在2020年3月,馬上就遇到新冠疫情爆發,一進場就遇到快速崩跌。當時金融市場每天充斥著各種消息和跌破的紀錄,我發現自己好多聽不懂,於是決定開始看財經新聞,走上投資的學習之路。

在這之後,我開始看書、看YouTube影片,甚至還去參加政府開設的課程,看不同門派的投資理念。最後我選擇長期價值投資作為投資信念,依歷史數據回測來看,長期投資的勝率是最高的。

我開始進行操作策略的實驗:

  • 平時累積資金,股價大幅下跌時才買進。
  • 上漲時則持續持有不賣出,不耗費時間在頻繁的進出場。
  • 90%以上的股票庫存,從2020年3月買進後至今都沒有賣出。

這種方式幫助我降低持有成本,因此當清明連假後台股開盤遇到單日千點以上的波動,我的投資組合依舊有不錯的正報酬。抵抗恐懼的能力來自對信念的堅持,以及策略的紀律。

5年來,我一直用「實驗」的心態看待投資,在每次大跌大漲後,檢視自己是否因情緒而偏移原本的投資信念,檢查操作策略是否有效、是否有達成原先預設的樣子。讓時間來驗證,實證有效就能建立自信心,更加不會動搖,進而形成正向循環,讓時間產生的複利效應說服自己。

建立投資信念正循環。(圖表製作者:Lin Zhao Ru)

這5年中,我經歷過帳面虧損20%到賺50%的變化,但我始終維持一貫的做法:平時累積資金,大跌時加碼,再跌再加碼。未來或許還會遇到幅度更大、更劇烈、更快速的波動,到時候時間會再度驗證我的投資信念與操作策略是否依然站得住腳。

投資3要素

投資3要素:投資信念、操作策略、等待(拉長時間)(圖表製作者:Lin Zhao Ru)

投資3要素:投資信念(中心思想)+操作策略(執行方式)+等待(拉長時間)

投資信念

  • 長期價值投資,持續參與市場,獲得與大盤接近的報酬率。

操作策略

  • 景氣低基期投入大量資金建部位。
  • 分散投資,大盤ETF為主、產業龍頭個股為輔。
  • 平時預留現金,閒錢投資不借貸(適合有穩定本業收入者)。
  • 大跌時加碼(不定期不定額買在微笑曲線)。
  • 股息再投入。
  • 定期定額投入。
  • 依循景氣對策信號燈(或其他量化指標)買進賣出。

有了投資信念之後,就要建立與信念一致的操作策略。這裡的策略指的是「執行方式」,像是定期定額投入、依循景氣信號燈買進賣出,或是大跌時加碼,這些都可以。只要符合自己的風險承受度和資金狀況即可。投資策略沒有對錯,重點是為自己量身打造。

等待(拉長時間)

保持自己的信念與操作策略的紀律,不去預測市場,而是持續參與市場。在充滿不確定性時仍然要做出投資決策,控制好自己的資金水位。

持有的現金,是你對抗恐懼的勇氣,也是拉長時間看待波動的底氣。當下看起來像是池子的水要被抽乾了,10年後回頭看,可能只是池子裡的一圈漣漪罷了。

短時間看新冠疫情時的股市波動。(來源:Lin Zhao Ru提供)

長時間看新冠疫情時的股市波動。(來源:Lin Zhao Ru提供)

及早建立自己的投資信念,越早參與市場、從中學習越好。每一次重大事件,都是練習如何在情緒波動中維持操作策略的機會。當你能夠抵抗恐懼與貪婪,持續保持堅定,就能練就更大的心臟,最後等待複利報酬的到來。

投資困難的從來不是如何執行,而是克服恐懼與貪婪的人性,保持紀律,並耐心等待。

*本文獲「LIN ZHAO RU」授權轉載,原文:那些幫我度過股市史詩級震盪的投資心法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