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走在路上,我跟朋友看到健身房的廣告。她馬上吐槽:「那都是騙人的,我之前有報名,但根本沒效果!」我一愣,隨口問她:「那妳堅持多久?」
她很認真的說:「2個禮拜。」我差點笑噴,因為答案竟然只有2個禮拜
別說健身了,她投資也是這樣。其實很多人可能也有類似的狀況。舉例來說,股票買進1、2個禮拜就急著致富,結果股市稍微修正就會開始懷疑人生了,但投資本來就需要細水長流
如果只願意給自己「2個禮拜」,那永遠看不到成果!
朋友問,「艾蜜莉,妳說到底要多久才能看到成果?」
我覺得至少有3個角度:
1.時間
第一個角度是最直觀的時間。即使報酬率只有5%,滾個10年、20年,金額也會比你想像的驚人。但如果只願意等2個禮拜,別說複利了,股價可能還在下跌。
2.心態
第二個角度是心態成熟。投資的成果不只是資產增加,也包括了心態上的改變,從一開始每天焦慮盯盤,到後來能安心持有、專心過生活。
這是一種看不見卻很重要的成果,但這種心境也往往需要幾年才能養成。
3.人生階段
第三個角度是人生階段。20歲投資,看的是成長;40歲,看的是資產配置;60歲,更在意穩定現金流。
不同階段所謂的「成果」不一樣,投資其實就是伴隨人生的長期旅程。
更深一層去想,投資的成果是什麼?多數人下意識認為是讓「帳戶數字變大」,但這只是最表面的層次。
第二層的思考是,過程裡的心態養成,能熬過市場下跌而不慌張,能在別人狂熱時保持冷靜,這就是一種成果。
因為這代表不再被價格牽著鼻子走,而是真正理解了投資的本質,這種成果,比報酬率的起伏還要更深遠。
第三層的思考是,成果不一定要立刻反映在金錢上,而是未來選擇的自由度。當資產逐漸累積,即使還沒退休,你也可以選擇不必勉強自己接討厭的工作,或是在家多陪陪孩子,也有勇氣換跑道。
這些都是「看不見卻能感受到」的選擇權,可以說是投資帶來最核心的價值。
所以,投資是給自己多久,成果就會跟著出現多久,真的要說答案的話,第一層是幾年、十幾年、幾十年;第二層是當心態成熟,能承受波動,成果就在路上了;最深層的答案是:投資給我們的,不只是錢,而是未來能夠過自己想要生活的自由,以及有能力守住財富,心境上的成熟。
成果其實早就在悄悄累積,只差時間把它顯現出來。「慢慢變有錢往往比一夕暴富」更可靠,過程中鍛鍊出來的心態,才是能真正延續成果。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