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都來到歷史新高或是相對高點,也因此很容易風吹草動就波動劇烈,大幅震盪成為常態。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資金的寬鬆,且目前各國央行的貨幣政策,也都是朝此方向調整,這無疑是股市上漲的最佳溫床。

不過,這只是大前提的環境。能否有更高的估值,關鍵則在於各大企業的基本面,也就是財務、獲利、營運展望究竟為何,甚至是未來的資本支出成長性。我的看法是:

1、AI 與半導體產業的盛況乃是空前,也不全是泡沫。只是股價是否超出太多,這是問題所在。應該說,有部分被膨脹過度或誇大;但是因為驗證的時間尚未到來,所以究竟是美夢或幻夢,暫難斷定。真的有必要且戰且走。

2、不光是台灣,全球尤其是美國,也冒出相當多ETF,各種主題式商品吸引眾多散戶及投資人介入,規模持續膨脹,儼然成為市場的另一個主力,不容小覷。

3、這股交易新動能還湧入各種熱門商品,如黃金及貴金屬交易。呈現的價位走勢與以往不同——波動大、價差大、量能大。甚至債券也是如此,所以常常容易出現超漲與超跌,應謹慎拿捏進出時點。

4、資金過度追逐集中於熱門標的,終究會引來估值過高的現實。因此,修正的速度與幅度都會很快、很大。

5、保守防禦型企業,也不會就此全部消失。倖存者會更加堅強;相對的,淘汰賽也會很殘酷——消失不見,是很容易發生的商場競賽結果。

6、美元走弱是趨勢,「去美元化資產」也是許多人正在做的事情。投資組合都要做到分散、再分散;貨幣也是一樣——其他貨幣、穩定貨幣、比特幣、債券等,都應廣泛列入考量。

責任編輯:林易萱